为什么选择《乡愁》文章进行诵读

如题所述

《乡愁》朗读指要】:
《乡愁》是 余光中先生70年代在台北写的,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成为流传最广、最为动人的一首乡愁诗,入选了中学语文教材。要朗读好这首诗歌,首先要对诗人和诗歌本身有着良好的领会。
余光中先生,祖籍福建,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具有浓厚民族情结的文人学者。由于历史原因,迁居台湾,写过很多乡愁题材的诗,被称为“乡愁诗人”。
《乡愁》一诗,总共四节,诗人按照时间顺序将抽象的“乡愁”依次比喻为具体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表达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不同时期的浓浓乡愁。全诗句式整齐,每一节都由结构相似的四句组成,首句“起”,次句“承”,三句“转”,尾句“合”,构成“起承转合”的模式。字词均衡、分行分节、句式相似的严格制约,给朗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容易给人以单调、死板的感觉,听着没意思,还不如自己来阅读。但是,诗歌前两节跟后两节表达的感情的轻重是不同的。因此,《乡愁》一诗朗读,必须打破字词、句式的约束,注意语势、节奏、停顿、快慢、重音等。当然,不能不管诗歌的各种规律,随意表达,拉腔拖调,有音无义,忽长忽短,忽高忽低,没有一点束缚。
小时候,一枚小小的邮票从千里之外搭载着装满母亲牵挂的信封,跋山涉水,历尽被随时遗失的危险后,紧紧贴在诗人幼小的胸膛,温暖着诗人的心。

【一】: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小”上声,前半上,音调不要太高,接“时”,阳平,轻柔舒展,“候”去声,读轻声收尾。“乡愁”阴平平起,首次出现,情绪还不是特别强烈。“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连读带过,对应少年时期的动作、体态,“邮票”是儿时母亲来信的期待,稍重读,中重格式,“邮”轻些,“票”重些。“我在”表示诗人少年状,连读,“这头”去声起,音调要高一些为“扬”,“那头”顺势而下,低沉持重为“抑”,似结句又下行,中道而止。此时,母亲还是中年妇女,“乡愁”是自然距离之隔,故不可沉重收束。
长大后,母子情怀逐渐变成了夫妻情分,虽然有“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的空间阻隔,但一张窄窄的船票成为诗人传情达意的大雁,向夫人报平安、诉思念。人分两地,情同一心。

【二】: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长”上声高起,连“大”字,去声,着重而稍放。“长大后”应有一“顿”,引起注意,凸显“乡愁”从少年到青年的变化。“船票”是具象的,要比“窄窄的”读得重一些,“在那头”则略微延续后即稍停顿,转入中年阶段。
后来啊,年轻的自己已经不再年轻,自己做了父亲,妻子做了母亲,曾经的母亲成了祖母,然而漂泊在外的游子依然如故。一方矮矮的坟墓成了诗人永恒的遗憾,忙忙碌碌中、来来往往间、熙熙攘攘里,弥补了感情的救赎。

【三】: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后来啊”缓慢延长,读得应尤为悠长、深切,似一历尽沧桑的白发老者缓缓站起,离开坐席,慢慢回忆,娓娓道来,充满了感慨、深情。“啊”语气词,要略拖稍长并带有叹息意味。此处“乡愁”,当高起拉长,略停,“矮矮”上声,尾音要读上去,但不能过高,不能飘走,当厚重,转接“坟墓”,当沉重,缓收,给人以凄凉、荒芜之感。这时的“我”,已人到中年,“我/在/外头”自然要读出“人到中年”的成熟情怀,“我”一停,“在”一停,语速要慢一些,“母亲”应比上一个“母亲”读得稍用力量,此时的“母亲”已经离去,要读出悲伤与思念之情,似有哭声。“在里头”要读出愧疚与悔恨,“里”上行渐弱,“头”阳平作轻声,微收,似有颤音。此处朗读,还要注意表情。既不能没有一点情绪变化,也不能像刚失去亲人那样悲怆,要在回忆中带着思念、悲伤和深情。
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成了诗人心中的断沟,也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不仅仅是地域的阻隔,还有人为的原因。因此,“乡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和苦闷,它还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愿与盼望。诗歌由此具有了一种深层的象征意义,意境在这里也得到了升华。

【四】: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而/现在”诗人笔锋一转,阳平高起,声音下行,感情高升,但要悬住。此处要长停一下,给听众留下悬念:现在究竟怎么样了?下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母子情、夫妻情变成了家国情,诗人由“小”感情转入“大”感情,字字着力,“是一湾”后面要“挫”一下,以便把后面“浅浅的海峡”加以强调,使“浅浅的”读起来感觉并不“浅”。“我/在/这头”紧接上文,“我”字提起,近全上声,“大陆/在/那头”中“那”字读得重一些,“头”字长一些,要缓缓地收。“大陆/在/那头”整个句子,与以前的格式均不同,结尾是情感的升华之处,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