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助听器之前需要考虑些什么吗?

如题所述

一、随时了解自己的听力情况:
我们说话的声音大概是50-60dB,当你有时听不清别人说话、看电视要很大声、打电话一再的要求对方重复的时候,你的听力可能到了中度的听力损失程度。这时候你需要及时去医院或者专业听力机构,如健耳听力助听器服务中心,检查你的听力,了解你的听力情况。
轻度听力损失:如果是儿童,即使是轻度听力损失,也要及时验配助听器,以避免影响到言语的发展。如果是成人,配不配助听器取决于个人工作、生活对听力的依赖程度
中度听力损失:可以听懂大声谈话,但在集体谈话或背景噪声的情况下就会感到困难。应该及时验配助听器,帮助会很大。
重度听力损失:可以在近距离听到大的或谈话声,甚至可以辨别环境噪声或元音,但不能察觉辅音。佩戴助听器可以保证正常的交谈。
极重度听力损失:已经不能仅靠听力与他人交流,并需要靠唇读。助听器常常不能完全补偿听力损失,但是助听器可以帮助你们保持与外界的联系,知道周围发生的事情,并提高唇读的辨别率。
二、对听力损失的认知:
了解到自己的听力情况后,要对听力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首先你要承认自己有听力问题,有听力问题并不意味着你就是残疾人。听力损失跟其他疾病一样,只是你身体的某一个器官出现问题,身体的其他器官出现问题需要去医院,而听觉器官出现问题,则需要及早干预。
三、了解听力障碍的后果:
为什么听力出现问题要及早干预呢?因为听力下降后会造成沟通障碍,影响你跟家人、朋友之间的交流,随着与外界交流的减少,你会觉得孤单,性格也会变得孤僻,甚至不愿与人交流,记忆力下降,反应越来越迟钝,最终有可能导致老年痴呆。古语云:十聋九痴,更有研究数据表明:有听力损失的人患老年痴呆的机率是正常听力的人的5倍。
四、听力下降怎么干预:
目前为止,感音神经性的听力损失还没有医疗手段可以治疗,而老年性、声创伤、药物性及先天性都属于感音神经性的听力损失,只有通过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辅助设备提高听的功能。
五、期望值:
知道自己需要验配助听器后,对助听器初始的期望值一般基于其他用户的介绍、观察到的他人使用情况,各种宣传资料等。但每个人的听力损失情况都不一样,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而且佩戴助听器后,助听器的效果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才能体现出来,实际上助听器验配后需要进行阶段性评估、调试,才能发挥助听器应有的效能。
六、需求:
虽然佩戴助听器是要解决正常沟通交流的问题,但每个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有的人佩戴助听器只需要在安静环境下交流,而有的人则需要看电视、打电话、听音乐等,还有的人生活工作环境比较嘈杂。在去验配助听器前,把自己的需求考虑清楚,并且毫无保留的告诉你的验配师,这样验配师才能根据你的需求,给你选配适合的助听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7
1、 不同的听力不同的解决方案:
助听器必须根据不同的听力损失情况合理的选配,配的不合适,轻则听不清楚,感觉十分吵杂;重则有可能进一步损伤非常珍贵的残余听力。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必须寻找专业的有资质的机构进行选配。
2、 合理的期望是成功的第一步:
听觉系统是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我们能否听得清楚关系到两方面的问题。
(1) 助听器的频率响应及响度梯度控制等性能参数是否调试合适。
(2) 是否具备良好的中枢言语分辨能力。
前者受到助听器质量性能以及验配师调试水平优良的影响;而后者只有靠自身不断地适应和坚持不懈的训练来得到改善。部分由于耳蜗内毛细胞损伤引起听力下降以及老人伴有脑委缩等中枢疾病引起的听力下降,需要有个较长时间的适应和再训练的过程才可以逐渐得到改善。
3、 验配后仍然需要有个不断调试的过程:
一般初次配戴助听器的用户都需要一个:试听----初适应----调试----再适应-----再调试这样的过程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程度,一般需要分别在初次佩戴后相隔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返回选配中心调试一次。另外由于听力水平有可能因为时间和年龄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为了使助听器始终保持最适合您的状态,所以起码每年需要返回听力中心测试听力、重新调试助听器一次。
参考资料来自:海之声听力验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28
助听器必须根据不同的听力损失情况合理的选配,配的不合适,轻则听不清楚,感觉十分吵杂;重则有可能进一步损伤非常珍贵的残余听力。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必须寻找专业的有资质的机构进行选配
第3个回答  2021-12-28
在配戴助听器之前,应到专科医院作全面的检查。须经耳科医生和听力学家详细检查后,根据听力曲线来选择合适的助听器。
第4个回答  2022-01-29
佩戴助听器前,应到专科进行全面检查。经耳科和听力学详细检查后,应根据听力曲线合适助听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