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主要震区的地质地形有哪些变化?

如题所述

1、山体滑坡,导致山的形状变形,上的海拔高度变低 2.导致河流改流,河道淤塞 3.地面地形的改变,平原和高山的相对位置改变 4.地壳分层的规律性打乱,地层断裂。

地震过后的地质灾害会有一段频发期。地震实质上是板块运动产生地震波造成地表变形破坏。地形上会引起地表隆起或者断裂,滑坡、崩塌、泥石流会形成偃塞湖,也会对地表产生破坏。土壤液化,最近四川那个村子发生的高端远程岩质崩塌滑坡其实就算是地震的后遗症(具体没有调查过,只是猜测)地震过后,地层会变得破碎各种构造发育,为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埋下隐患。水库蓄水也会引发各种灾害新滩滑坡,千将坪滑坡都属于水库蓄水引发的滑坡。        
       
       

地质灾害发生后,衡量比例尺越大(就是一张图上包含的范围越小)地层剖面变化肯定就越大,比例尺越小变化就约不明显。 震后地区再去测剖面画出的剖面图有变化很正常,正常来说应该会出现新的断层、褶皱等地质现象。本身从上面的风化壳到一口钻井打到下面的地层就是地质学家用于研究地球的第一手资料,是地质历史时期变迁的证据。 另一方面,这种级别的一两次地震还不至于从威尔逊循环的一个阶段跳到下一个阶段。发生地震的地方释放了板块碰撞聚集的能量,但是不代表板块运动结束了,下一次释放能量很可能还是在这个地方。所以从宏观的角度看,发生地震地方在整个板块中所处的位置是几乎没有变化的。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为准确掌握地震对震区及周边地区和青藏板块地形变化的影响,准确掌握地震对国家测绘基准基础设施、国家地震基础设施造成的影响,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于2008年5月下旬至7月中旬,共同组织实施了“汶川地震地形变化监测与分析”工作。        
       
       

本次监测利用全球导航卫星定位、重力测量等测绘高新技术,对龙门山断裂带、陕西南部和甘肃陇南等地震受灾严重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国家卫星大地控制网点进行重新测量,并且与以往测量成果的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分布在全国的国家导航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地震前后期数据分析,最终确定地震所引起的地形变化。 监测结果表明,在北川、映秀等强震区地形变化较大:汶川地震引起震中区域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达238厘米,沉降量达到70厘米,隆起量达30厘米;龙门山断裂带西侧块体向东偏南运动,位移达20-70厘米;东侧块体向西偏北运动,位移达20-238厘米,东侧块体下沉达30-70厘米。陕西南部区域向西北方向运动,最大位移量达4厘米;甘肃陇南区域向东北运动,最大位移量达5厘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