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权益法的问题,图片出自注会教材70页例题。我不太明白处置了60%的股权以后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权益法的问题,图片出自注会教材70页例题。我不太明白处置了60%的股权以后已经不在控制了,为什么还要再合并报表?还有合并中第二步未分配利润增加300不太明白,希望大神帮忙解答,谢谢。

首先,你要明白一点,就是这里的合并报表并不是指把乙公司给并进来的报表,而是一种给例题的假设条件:假设甲公司还有别的子公司,这样甲公司就要编制合并报表。也就是对于丧失控制权这项业务在合并报表中如何反映,它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假如甲公司没有别的子公司了,也就不存在再去编制合并报表的问题了,就没这事儿了。所以不要理解错误了。
下面就对这道例题做一下讲解,希望对你理解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章有所帮助。
1、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处理:
其实,对于个别财务报表的处理相对简单,不外乎就是两个方面的处理:一个是对卖出去的那部分股权确认相应的处置损益,另一个就是对剩余股权做一个追溯调整。
(1)对于转让的60%部分的股权,其成本就是600×60%=360(万元),我想这一步应该可以理解吧。而收到的钱是480万元,所以,它的处置收益=480-360=120(万元)。这两步简单吧,所以它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48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60
投资收益 120
(2)对剩余股权的追溯调整:
因为转让部分股权导致甲公司对乙公司由控制变为重大影响,从而其剩余长期股权投资也由成本法改为了权益法核算。然而,剩余的这部分股权并不是从转让的时点才开始用权益法,而是视同从刚开始购买那个100%股权的时候起就一直在用权益法核算,基于这样的理念,从初始确认要判断其是否要调整初始入账成本到后边的净资产份额变动情况都要进行相应的追溯调整。这个所谓的追溯调整其实说白了就是当时成本法没有做的而权益法要求做的要给补上,两者之间都做了但有差异的就单纯的调一下差额而已。
这里一定不要忘记对其初始确认成本是否要进行调整,假如成本大于其享有份额就不用调,假如成本小于其享有份额就要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如果是在当期就是“营业外收入”,而这里是跨了年的即不是当期所以不能直接用“营业外收入”,而要替换成留存收益的科目,也就是替换成“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本题中剩余股权的成本=600×40%=240(万元),这个即视为一开始的初始确认成本。其当初购买的那个时点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500×40%=200(万元),所以不需要对初始确认成本进行调整。
对于从一开始购买股权到转让部分股权这段期间乙公司净资产的变化,在权益法看来是要影响到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而当初成本法是不需要做的,所以要把这一块给补上。本题中乙公司净资产的变化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实现的净利润50万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留存收益;另一个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升值25万元,因为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言,其公允价值的变动是要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所以也就是资本公积增加了25万元。
这样一来,因为乙公司实现净利润要调整的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50×40%=20(万元),这是留存收益这部分影响的总额,因为要提取10%的盈余公积,所以要将这个金额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盈余公积影响的=20×10%=2(万元),另一部分是利润分配影响的=20×90%=18(万元)。因为资本公积要调整的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25×40%=10(万元)。总的要调整的长期股权投资=2+18+10=30(万元)。所以相应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
贷:盈余公积 2
利润分配 18
资本公积 10
剩余股权的初始确认成本前边算过是240万元,这里又调整了一个30万元,所以其在个别财务报表中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就是240+30=270(万元)。
2、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因为控制权发生改变(由原控制转为不再控制),会计上为了便于一点计算商誉,在合并报表中都要对剩余投资进行重新计量。重新计量的方式就这样的:就是假定在出售日这一天将全部的投资都出售了,既然是出售,所以售价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就要计入处置损益(也就是投资收益),然后再将剩余部分的股权在出售日这一天按照这一天的公允价值给买回来。
虽然丧失控制权的被投资单位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投资企业有其他子公司,则仍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丧失控制权的被投资单位的会计处理与其个别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不同的地方要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做出相应的调整。按照这样的思路就有了下边的解决步骤:
丧失控制权日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处置损益,即假定在出售日这一天将全部的投资出售的投资收益:
这里有三个点:
①假定将全部投资出售的售价=实际出售部分取得的对价(也就是得到的钱)+剩余部分出售日的公允价值(假如真卖的话肯定是按照公允价值)。
②出售日整个投资的账面价值=初始确认的成本+后续计量中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份额。
③与该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要转入”投资收益“,这一点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相类似。
综上所述,丧失控制权日合并报表中的投资收益=假定全部投资出售的售价-出售日整个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该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的金额。
运用官方的公式是这样的:
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公允价值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按原持股比例计算的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
运用非官方的公式计算本题中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480+320)-(600+75×100%)+25=150(万元)。
因为在前边的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经确认过一个投资收益120万元,两者相差30万元,这里就是要对这个30万元进行调整,这里这个数字也可以当成是对下边调整分录的一个检查复核,如果下边相加相减之后投资收益的数字不是这里的30万元,那么做的分录肯定就是不对的。
具体调整分录及细解过程如下:
(1)对剩余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由其个别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270万元调整到公允价值320万元,因为认为是都卖了,所以差额直接计入合并报表中的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32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70
投资收益 50
(2)因为出售日是20×9年1月8日,所以在20×8年底的时候,那个出售的60%的股权在当时是还没有往外出售的,所以它在当时也有一个因实现净利润和资本公积而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即因乙公司实现净利润要调整的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50×60%=30(万元),这是留存收益这部分影响的总额,因为要提取10%的盈余公积,所以要将这个金额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盈余公积影响的=30×10%=3(万元),另一部分是利润分配影响的=30×90%=27(万元)。因为资本公积要调整的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25×60%=15(万元)。总的金额=3+27+15=45(万元)。
这一部分在个别财务报表中是已经反映在投资收益中的,而站在合并财务报表角度,投资收益仅限于20×9年1月1日至20×9年1月8日这一段当期,对于期初的不能用投资收益,所以要冲掉。所以有了如下的会计分录(注意站在合并报表角度编制调整分录的时候用的不是科目而是报表项目):
借:投资收益 45
贷:盈余公积 3
未分配利润 27
资本公积 15
(3)既然我们认为把整个投资都给卖了,所以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 25
贷:投资收益 25
这样三步调完之后,投资收益=50-45+25=30(万元),与之前算的30万元的差额相等,复核正确。教材上的做法其实是不合理的,按这样调才正确。追问

运用非官方的公式计算本题中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480+320)-(600+75×100%)+25=150(万元)。

这一步不他明白,480+320是出售价格与剩余部分公允价值之和,600+75是原始成本+净资产的变动吗?那最后又加了25是什么意思?不太明白。

追答

600+75是享有的被投资单位的份额,也就是整个长期股权投资在那时候的一个账面价值。25是资本公积,在利润表中它是属于其他综合收益,而其他综合收益是在净利润之后列示的,也就是说其他综合收益是没有真正实现的一个公允价值的变动,假如把某一项金融资产给卖掉了,那么这一块在当时没有真正实现的其他综合收益就真正实现了,所以在出售的时点上就必须要把这个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到投资收益里去,不知道这样说你能不能明白。

追问

我明白其他综合收益。在持有期间,子公司净资产不是一共增加了75吗,其中50是净利润,25是资本公积。那600+75就应该是持有期间的收益,为什么还要再加上25?

追答

600+75只是计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而非处置的总收益。
也许这里你始终转不过这个弯来,你可以想一下交易性金融资产,假如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是600万元,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上升25万元,处置时收到现金800万元。在处置时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是600+25,这里的(600+25)就如同题目中的(600+75)一样,表示的只是这项金融资产在处置这个时点的账面价值。你要计算交易性金融资产总的投资收益=800-(600+25)+25=200万元。
其实说白了,不管是什么样的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的变动都不是真正实现的收益,都是虚的,只有在卖了的时候才能算作真正实现的投资收益。
要是还是理解不了,你就简单的理解成要计算投资收益,必须所有的数据都是实现的数据,那些虚的都不管。放到题目中,净利润是真正实现的,而那个资本公积是虚的,所以不管它,这样的话,就可以简单的表示成投资收益=(480+320)-(600+50*100%)=150万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10
这个问题确实复杂了点。我也只能回答你第一个问。
是丧失了控制权,不是说合并报表是合并乙的,是指合并甲的子公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