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与妈妈一起生活?

如题所述

1、老一辈人的拮据,注定让年轻人受不了我父母在老家县城生活了二三十年,也算是城里人了,但刻印在他们大脑里的老旧观念,却没有进化多少。一直还用过去旧生活观念,来跟我们斗争。就比如说买东西吧,他们情愿买便宜又不经用,也不会买个贵长期用,他们就是相信便宜才是对得起生活的。刚来的时候,父母走得着急,忘记带够夏天的衣服和鞋子了,于是母亲就要我带她去商场买。我挑了双品牌的凉鞋给父亲,价格是500多,结果母亲却硬要去街边地摊,买那种40元一双的。我很不解,我说:“妈,这种凉鞋是要碰水的,还是买个品牌货,比较耐穿!”我妈却这样说:“你那什么牌子的凉鞋,一双要500,我这买的才40,一年换一次,都能够你爸10年,年年换新的呢!”不想跟母亲吵,毕竟父亲每个月4000元的退休金,都是她掌握着,她花她的钱,她高兴就好。谁知父亲就穿了两个月,那双鞋子,就不成样子了,掉皮还开裂,最让人难受的是,还发臭。去人家家里,或出门逛街,都十分尴尬和丢脸。2、父母邋遢的卫生习惯,注定是让人嫌弃的同住不久,我就因为卫生习惯问题,跟父母吵了一架,其实我不是最先跟父母吵的,妻子才是第一。一开始,父母经常把臭袜子反复穿,两三天才更换一次,并且还直接丢进洗衣机里,和一堆衣服一起洗。妻子偶然帮忙晒衣服时发现了,一向爱干净的她,顿时就受不了,重新把袜子挑出来,剩下的衣服又重新洗了一遍。母亲看到了,就问了几句,妻子无奈地说了母亲几句,叫母亲以后袜子要天天换,然后另外手洗,不能这样和衣服混洗,这样衣服都会越洗越脏的。可母亲几十年来,都是这样洗的,被妻子一说,就觉得妻子很矫情,当面说好,背地里却还是继续这样洗。而有时候还很过分,毛巾、床单被套都混在衣服里一起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20

现代年轻人与妈妈的相处有以下几个较为独特的方面:

1. 更加平等与开放。现代年轻人与妈妈的关系更加平等和开放。年轻人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会像传统那样必须绝对服从。妈妈的权威性有所下降,互动形式更加平和。

2. 分享与交流多。现代年轻人与妈妈分享更多生活内容,在感情、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更多交流互动。这有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理解。分享不仅限于年轻人,妈妈也会更多与子女分享自己的生活和体会。

3. 相互理解加深。在更多的交流互动中,年轻人与妈妈可以加深相互的了解和理解。年轻人可以更清楚妈妈的生活处境和想法,妈妈也可以理解年轻人面临的困境和需求。这有助于化解隔阂,改善关系。

4. 依恋减少。现代年轻人与妈妈的依恋关系有所减少。年轻人更注重自我、更独立,不会象传统那样生活中处处依靠妈妈。同时,妈妈也逐渐学会放手,给子女更多独立空间。这是关系逐渐平和的体现。

5. 互动多元化。现代年轻人与妈妈的交流不再局限于面对面,而是运用各种载体进行交流,如手机、社交软件、视频聊天等。这使得两代人能够更频繁地进行信息互通,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有利于加深感情。

所以,总体来说,现代年轻人与妈妈的相处以平等开放、互动沟通频繁、互相理解、依恋减少以及多元化联络为特征。两代人的关系更加平和但紧密,互动更加自在,这是随着社会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际关系发展的方向。这种新的家人相处模式值得年轻一代倡导和促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