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解放60周年征文

500字以上,结合大桥时代,现成的

舟山解放六十周年以来,发生着一件件让人感动肺腑的事件,见证着舟山人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方面的提高。也使我感动不已
有一个人,被人家 笑称为“傻子”,却始终甘之如饴。去年7月31日上午8时许,正在1664海区2小区作业的“浙定渔01175号”船老大庄小龙的对讲机里,突然传来“浙定渔01197号”船老大的求救声。原来在同一海区作业的该船,机器突然发生故障无法修复,船舶失去动力,放到海里的网具无法收起。庄小龙立即下令停止生产,起网开船赶赴事发现场。到达现场后,他一边命令渔民们帮助收网,一边叫轮机长帮助修理机器,可忙碌了整整一个上午,机器仍无法修复。“谁都难免遇到困难,互相帮助最要紧,经济损失以后可以再挣回来。”在庄小龙的带领下,“浙定渔01175号”船毅然放弃生产,经过50个小时的长途拖带,将故障船安全拖回港,然后才重返渔场。庄小龙事后说,当时洋面上鱼况喜人,一网头的产值就有1500元左右,来去100个小时,耽搁了生产不说,光柴油就用了3吨,可这一切和救人的大事相比就微不足道了。“下次如果再遇到这种事,我还是要做这样的‘傻子’。”
有一个人,为了拯救别人的生命,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他,有着海一般的胸怀,在平凡中书写伟大,感召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一个人,感动了一座城市。3月2日,这个寻常的日子,因为一位英雄的纵身一跃,将成为许多舟山人深刻的记忆,永久的骄傲。 3月2日,雨夹杂着雪子,海水冰冷刺骨,寒风刮得浪头一个猛似一个,连穿着大棉袄的人都缩进了脖子。 上午,朱家尖街道顺母社区泗苏村村民、浙普渔44211号船副轮机长丁红武正在买菜,遇到了为出海准备伙食的船员胡友达,在一起回来的路上,丁红武正和妻子通电话,突然发现,骑在他前面的胡友达不知何故,连人带车一起栽进了海里。当时,在场的村民吴善明看到,骑在后面的丁红武迅速把手机往兜里一塞,一把扯开衣服,纽扣全部飞了出去,他边跑边甩掉鞋子,一头扎进海里。 “大家都知道,这个码头边有一道急流,在这里落水是九死一生,救人也同样危险。”有着40多年捕鱼经验的丁文龙感慨地说,只有拥有非凡勇气的人,才敢跳入“春水刺骨冷”的海中。闻讯赶来的村民丁小科和丁康开跳上一只无动力泡沫筏,拼命向落水者划去,但是泊港渔船的一条条粗缆绳挡住了泡沫筏的去路。很快,在场的渔船也纷纷加入抢救,不断地向两人抛出缆绳,可当时风大浪急,丁红武和胡友达始终未能抓到这“救命绳”。 39岁的丁红武,就这样将自己永远地交给了这片大海。
这是一位普通渔民对我们的教化,他拿生命交换的不是世俗利益,而是千百年来人性最光亮的东西。一如他所到达的海底世界,安静祥和。而这,正是千百年来舟山群岛沉淀在舟山人生命里的宝藏。它随着改革开放,拂去了蒙在表面的灰尘,与舟山这座岛城一起发光,一起闪亮。
代表舟山的不仅仅的是人文的发展,更显明的,便是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展,而舟山交通的最巅峰代表作,无疑就是舟山的跨海大桥。
长期以来,因一水相隔,舟山孤悬海外,海岛经济受到极大制约。弃水登陆,直抵彼岸,成了舟山人心中越来越强烈的一个梦想。1999年9月26日,这个梦想终于可以实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这雄浑壮丽诗篇的第一章——岑港大桥正式动工。整个连岛工程由金塘、西堠门、桃夭门、响礁门和岑港五座跨海大桥及接线公路组成,起于舟山本岛、途经里钓、富翅、册子、金塘四岛的通首,与规划中的杭绍甬高速公路相接,接点位于镇海炼化厂西侧,全长约50公里。2003年,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全部建成,2004年完成扫尾工作。3座大桥被称作大陆连岛工程一期工程,总投资11亿元。2005年2月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最为关键一环——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项目获国家正式立项。作为大陆连岛工程二期工程,是舟山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整座跨海大桥建成后,舟山与宁波、杭州的车程距离将大大缩短,再加上已经建成的杭州湾大桥,舟山经杭州湾南岸到达上海的车程也将缩短到3小时,将使舟山更紧密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舟山将全面进入大桥时代。舟山跨海大桥2009年12月25日23:58分正式通车。
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建成,将在海岛与大陆之间构筑起一条全天候的通道,从根本上解决舟山的陆岛交通障碍,使舟山交通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国家高速公路网络,为舟山的港口等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交通保证,有力推动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使舟山这个千岛之城在环杭州湾地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直以来,舟山都是以孤悬海中的群岛形象存在。如今,美丽的千岛之城,因为有了这座跨海大桥,已经迈向了更辉煌的明天。十年后,这座大桥将会承载着我们这一代人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腾飞。现在,我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学习,在不久的将来,我要与这座跨海大桥同飞!
舟山的面貌在变化,祖国的面貌也在变化。它好似一条奔腾的河流,孕育着力量和希望,不为今日的辉煌驻足不前,只为美好的明天继续奔流。解放六十周年以来,舟山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解放改革后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舟山人民,必定有能力应付以后的机遇与挑战,使舟山的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10
  喜看舟山变迁

  我有两个家乡:一个是丽水,一个是舟山。但是在我看来,丽水虽广,还是比不上被称为“海中洲”的舟山。爸爸常对别人说:“我们来舟山快十年了,可以称得上是半个舟山人了。”爸爸在我两岁时,便带我来到了富饶美丽的舟山,来做木材生意,爸爸还会讲一口很流利的舟山话呢!

  在我五六岁时,我家由原来的野岙岭搬到了现在的蔡家墩。如果你现在去我原来的家,你会觉得真是大不一样;宽阔的柏油马路弯弯曲曲地延伸向岑港。路的两边,高耸的山峰上,铺满了绿色的植被,犹如给山峰披上了绿油油的大衣,马路的另一边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道,那就是我们曾经认为的“柏油马路”。但是如今,过这条柏油马路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爸爸也因为野岙岭有如此大的变化而欣慰。
  去年,舟山跨海大桥通车了,有五条大桥组成:桃夭门大桥、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响礁门大桥、岑港大桥,这五条大桥连在一起,远远望去,就如同盘旋在各个岛上的巨龙。 这条“巨龙”使舟山变得更加举世瞩目,更加繁荣富强,也让我家得到了很大的收益:爸爸的货不再滞留港口,不再因为天气恶劣,而损失大比费用;妈妈也不在因为爸爸晚回家而担忧了,而我呢,也可以经常去舅舅家了。大桥对于舟山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别看现在舟山是那么繁华,在旧社会,舟山是个经济落后、人们生活贫困的地方。

  1841年,英军侵略定海,与三总兵展开了定海保卫战。

  1936年,国民党反动政府,不管盐民生死,在盐民身上敲骨啃髓,在岱山岛上发生了盐民暴动。

  1939年,日寇窜入定海港,对定海人民进行炮轰。

  在抗日战争期间也涌现出不少正气凛然、坚贞不屈的战士,如杨静娟、林茂成等,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段刻骨铭心的过去将是激励我们前进的,接下来迎接我们的是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好好学习,为舟山的美好未来创建新篇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