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油与食用油有什么区别吗?

如题所述

1、性质不同:食用油是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调和油是根据使用需要,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

2、加工方式不同:调和油也叫高和油,先把各种植物油制成精炼油脂以外,再按比例调和成的油。食用油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制成。

3、颜色不同:调和油则是一种颜色比较深的食用油,是一种深黄褐色的存在。食用油由于油温不同,可使炸制或煎制出的菜肴呈现出洁白、金黄、深红等不同颜色。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盛油前应把容器洗净擦干,装油后盖严盖。避免长时间和空气接触。

2、存放在干燥避光处。因为光照和热会显著增加植物油脂氧吸收率,使其酸败氧化。

3、如需保存较长时间,应加入抗氧化的维生素E。对控制酸败有一定作用。比例为500g油一颗VE胶囊。

4、油瓶放得不要离热源太近。食用油脂氧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在温度高于60℃时,氧化速率显著增加。因此在用完油瓶后,要尽可能远离火炉、暖气等高温热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用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调和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31

一、包含的范围不同

食用油包括动物或者植物油脂;而调和油是食用油的一种,是植物油脂按比例调制而成。

二、等级标准不同

食用油按质量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等级;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

三、历史不同

食用油的出现可追溯到周代;而调合油是新型食用油产品。

扩展资料

不同的植物油适合不同的烹饪方式,如煎、炒、炸,使用温度≤220℃,适宜的是山茶油、花生油、米糠油等;蒸、煮、炖、面食、拌馅、汤,使用温度≤110℃,适宜的是橄榄油、玉米油、南瓜籽油、山茶油等;凉拌 、沙拉,使用温度≤40℃,适宜的是紫苏籽油、牡丹籽油、玉米油、核桃油、亚麻籽油等。

食用油应密封保存在避光阴凉处,不能长期置放在热源、光照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食用油:一油到底,伤味又伤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用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7

首先调和油的定义是什么,百度百科给的定义是:调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

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

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现在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经常吃调和油不好,应该多个品种的油轮换着吃。不少家庭用油“从一而终”习惯了就不换了,又或者认定了某种油有益于身体健康因此长期食用。实际上最健康的吃油方法,就是要定期换油吃。 

人体所需的脂肪酸有三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三者的摄入最好达到1:1:1。不同品种的食用油里的脂肪酸构成、微量元素含量都不同,因此建议定期更换食用油。其中,动物油脂、椰子油和棕榈仁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橄榄油、茶油、棕榈油、花生油、米糠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尤以前两者更多,含量分别为83%和79%;而玉米油、大豆油及葵花籽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可见食用油品种的更换也要有规律,如果只在玉米油和大豆油之间更换,就只“富”了多不饱和脂肪酸,达不到营养均衡的目的。  

市面上也有已经进行配比的调和油,但每种油除了脂肪酸含量外,还有不同特性和微量元素。无论是不同品种的油还是调和油,都有各自的优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建议优先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油脂,如橄榄油和茶籽油,有利于减轻或预防动脉硬化的发展和发生。

花生油

花生油,色泽金黄或褐色,气味浓郁芬芳,有花生的香气。

健康吃法:

最适合炒菜的油,不擅长高温油煎炸。

营养价值:

□ 含锌量是其他食用油的数倍,适合大众补锌。

□ 均衡型植物油,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 富含白藜芦醇,单不饱和脂肪酸和B-谷固醇,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适合中老年人日常食用。

大豆油

大豆油,呈淡黄偏青色,清澈透明,有轻微豆味。

健康吃法:

抗高温性不佳,不宜长时间高温烹炸食物。建议低温烹调,如做面点、煲汤及调馅。

营养价值:

□ 亚油酸含量丰富,属于高亚油酸型植物油。

□ 可防治幼儿皮肤干燥,发育迟缓,老年白内障和心脑血管病变。

□ 维生素E和维生素A的含量都较高。

菜籽油

菜籽油,即菜油,又叫香菜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刺激气味。这种气味来源于芥酸,因此可以为高芥酸菜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

健康吃法:

适用于日常炒菜等,不适合凉拌。

营养价值:

□ 人体吸收率高达99%,可调节血压、血糖、血脂,增强免疫力。

□ 胆固醇含量极少,并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能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等。

□ 含有芥酸等物质,建议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

玉米油

玉米油,即由玉米胚中提取的油脂。颜色金黄清澈,清香扑鼻。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可以吃的油都叫食用油(菜油、花生油,茶油、麻油等),而调和油是食用油的一种,主要是以菜油为主,再加以花生油等种油在里面,从而形成人每天所需的营养成份在里面,平衡人日常所需的加工油,主要是父概念和子概念的差异,如车,那就包括,小汽车,货车、公交车等

1. 按新国家标准分:一级油、二级油、三级油、四级油。
调和油不是油的等级,它通常是由两种以上的食用油调和而成的。各企业生产的调和油多是执行其各自的企业标准,用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芝麻油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制成的。

2. 按油的品种分:
1、动物油脂
2、植物油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调和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籽油等。

3. 按脂肪酸类别分:
1、饱和脂肪酸类油脂:动物油脂;
2、单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菜籽油、橄榄油等;
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等

4. 精炼油/精制油、高烹油、色拉油、调和油有何区别?
精练油/精制油是一个习惯性说法,国家并无明确规定,通常说的精炼油/精制油介于一级油和高烹油之间、质量不够稳定。
高烹油和色拉油是在二级油、一级油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而得的。相比较来讲,色拉油比高烹油要高级一些。色拉油的烟点要高于高烹油,色拉油颜色略浅,气味更好,在0度以下冷却5.5小时不凝固。
调和油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根据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油种,现在市场上的调和油大多由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添加花生油、芝麻油调配成,不仅香味好,而且营养较为全面。

5、哪种油脂具有多种营养功能?
油脂中具有多种营养功能的是食用调和油。调和油顾名思义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品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调配而成的。常见的调和油由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花生油、芝麻油三种油按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能够扬长避短,保持营养和必须的脂肪酸,从而有利于健康。在口感上具有香醇可口的气味和滋味,具有花生油和芝麻油的复合香气,绝无菜籽油的气味,可增进食欲。

6、从健康角度出发,如何选择适宜的食用油?
营养保健专家指出,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如红花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适量(每日1-3汤匙)食用,对心脏病患者有益,但食用过量却可导致某些癌症及胆结石。因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容易遭受氧化破坏,而可能成为某些心脏病和癌症发病的诱因。
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茶籽油,多作烹饪用油,其中,以橄榄油为最好,它不但不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可增加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

7、食用油是否越清澈越好?
很多人吃油都有这样一个误区,即越清澈的油品质越高,越益于人体健康。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
食用油精炼的程度越高就越呈现清澈透亮,但在精炼的脱胶、脱酸、脱溶等过程中,在脱去损害健康的杂质如黄曲霉素等的同时,油中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等成份也被除掉了。如果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脱去,此时的精炼油就如同蒸馏过的纯净水一样,不再向人体提供任何营养成份。福临门精炼食用油工艺采用长混技术,经过八脱精炼的油品,能全面地脱去对人体有害的杂质,同时有效地保存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份。

8、同一规格油品的液面高度为何有所不同?
造成灌装油液位线不一致的原因有三:
①包装容器的容积有差异:如PET瓶,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会发生容积变小的现象,故先生产的瓶与后生产的瓶容积不一样;
②油品温度:温度对油的体积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油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十分明显。通常温度越高,油的密度越小,相应体积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冬天生产出的油与夏天生产的油液位线肯定不同。
③灌装精度:由于连续生产,不同瓶的油由不同的灌装头灌装。而不同的灌装头有着不同的灌装精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15
调和油是将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都包含在里面,相当于是经过人后续加工,有成分比例的,而食用油大多是花生油和大豆油这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