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中的先人演讲大全

如题所述

  按习俗,元宵节晚上,我该待在家里吃汤圆,看晚会,庆团圆,或者在城里闲逛,赏花灯,品年味。也许,看着,看着,品着,品着,就会酝酿出些许虎年的希冀和念想来,给躺平的日子平添一点动力。但牛年末一个“华丽”转身,让我不得不在今天下午赶到朱家村山上,待在了这间单人房间里。
  此刻,我坐在窗前,隔着窗玻璃看山里人家次第升起的烟花,听不绝于耳的爆竹声,不禁有点天涯游子的感觉。特别是想起上山的路上,当地村民在坟茔给先人焚香献茶烧冥币磕响头的情景,不觉心生愧疚:我真有些对不住先人!如果父亲健在,我这样做,他一定会发火的。
  自打记事以来,每逢过年,接先人,送先人,我家特有仪式感,村里其他人家大抵也如此。
  接先人一般在旧年腊月三十下午。这一天吃过午饭,家家贴好春联,贴上窗花,挂上迎春接福的大红灯笼,就忙着请先人。请先人,其实就是写先人的牌位,在裁成的长方形纸条上用小楷笔端端正正地写上历代宗祖神位、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神位、先考、妣慈老大人神位的字样,然后贴在上好木料做成先人座上,便请好先人。子时一过,家里不分老幼的男丁在年长者的带领下,将请好的先人平放在木盘子里,带上方桌,香蜡,茶水,一起出动,跪倒在家门外朝坟茔方向的路上,先放置好方桌,把木盘子里的先人竖起摆放在方桌上,再焚香,化纸,献茶,三叩首,行大礼,然后鸣炮。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木盘里的先人就被后人们簇拥着进了家门。
  进了家门,先人就供在正屋长桌上,脸上通红通的,甚是喜气。接先人回家过年,得受香火,献茶饭,万万不能怠慢。每天一日三餐前,得先给先人焚香磕头,献茶献酒,再献上饭菜,摆上筷子,后人们才能开吃。在我家,先人在家的几天,父亲再三嘱咐,给先人的香火要连续不断,炉中的香快烧完了,就要接上点,先人一年回家几天,要好好伺候。有先人在,凡事得有讲究,正屋里不洗漱,不说脏话,不坐和先人并排的位置,让先人安心过年。
  先人在家的时间也很短暂。从腊月三十下午接进来,新年初一初二一过,初三下午就得送先人,时辰要比接先人晚一点,好让先人在家多待一阵。送先人前,照例还是焚香献茶,化纸磕头,然后在先人座上把写着先人辈分的红纸绺绺取下来,放在装有冥币、黄裱、香蜡的盒子里,在全家老小的陪伴下走上山路送到坟茔,和点燃的冥币、黄裱一起化为灰烬。在后人们献茶、磕头的依依惜别中,先人们就趁着袅袅青烟回到了他们的世界。每年送先人,走出正屋时,父亲都要把坐过先人的长桌拽几下,拽得有响动,才说,先人走啦。父亲后来告诉我们,先人们都想和后人们多待一会,多受点香火,可他们毕竟属于另一个世界,必须回去,不拽一下,他们可能赖着不走,所以接先人在家门口,送先人得送到坟茔,让先人们欢欢喜喜的离去。
  除了过年,清明节上坟,父亲活着的时候,我家的仪式感一样很浓烈。
  其实,父亲在的时候,我对先人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缥缈的,因为我家祖上世代都是农民,老实巴交,没有出过一个混衙门的,做生意的,也没留下家谱,所以不知道先人们的名讳,更别说记得模样。就连血脉最近的祖父祖母我也毫无记忆。只是听大人们说,很早的时候,我家的屋后有一棵两三个人能合抱的大槐树,粗壮的树枝伸得很长,笼罩着大爷爷、二爷爷和我家的房,村里人都称我们“槐树底下人”。虽然是传说,但我心中一直有棵大槐树,是我们的根。每年过年请先人,父亲都对我说,把字写端正一些,咱的先人没本事,但都是堂堂正正的人,你们也要好好做人,记得根在哪里,过年回家,请先人,送先人,清明上坟,给先人祭扫,把人字写正。
  记得有一年过年,我回去得迟了,父亲铁青着脸冲我就一通吼:先人都进门了,你还来干啥?
  十年前的一个夏天,父亲去了另一个世界。父亲走后的头三年,过年的时候,腊月三十,我家请先人用黄裱请,先人牌位有了“新故先考”的称谓。下午把先人接进门后晚上还得给父亲接纸,接纸就是冥纸其实是活人写给逝者的一封信,里面包着一沓冥币,也装着不少亲人的心里话,不能封口,得敞开心扉倾诉思念。接回家后的父亲,也开始端端正正地坐在桌上,看着我们焚香献茶,化纸磕头,远亲近邻也来给父亲送冥纸,寄托着各自的思念。初三,送先人,也送父亲送冥纸,一大堆冥纸,燃起火焰,温暖着父亲的坟头,得烧好一阵。看着父亲的牌位化为灰烬,看着跳跃的火焰和升腾的青烟,我才意识到没有血肉之躯的父亲,成了我们过年时接来送往的先人,他再不能教我民俗礼仪再不能吼我了。但那时起,先人在我的心里有了鲜明形象和深刻记忆,因为父亲成了先人。
  父亲去世三周年后,服已尽孝绵长。过年请先人,我基本上都按时回家,请先人还用大红纸,写“故先考府君赵老大人之神位”的牌位,把父亲和先祖们排成一列供奉在香案上,旁边还会摆上父亲的遗像。每每此时,看着父亲清瘦矍铄的遗容和红彤彤的牌位,我便往事历历,潸然落泪,不断地回味父亲留给我的那些关于年的嘱咐和抱怨。
  父亲离去后,没有人再唠叨我,再吼我,我渐渐懂得,先人其实就是根,就是血脉,记得先人,就是要传承家风,不忘来处,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不忘初心吧。所以,我一直告诫自己,无论如何,过年得回家接先人,守先人,送先人,元宵节、清明节去坟茔祭扫先人,让自己做一篇有根的叶子。
  但今年元宵节,我食言了。在朱家山上,我只能艳羡别人家坟头香烟缭绕,灰烬飞扬,只能隔着窗玻璃观看临空绽放的五彩斑斓的烟花,心中好生落寞和惆怅。山村清冷,寒夜漫漫,赶快上床就寝,闭眼让一切过去吧。
  但愿今夜无梦,不要梦见父亲来吼我!
  年味里的先人,真有点别样。附上以前写的一点分行文字,以示再纪念吧:
  先人
  您红着脸看着我
  我红着脸看着您
  您渴望我跪拜
  我渴望您赐福
  年尾岁初
  我们走到一起
  在烛光和香火里
  回味往事
  共话家长里短
  年年岁岁
  我牵挂着您
  岁岁年年
  您庇佑了我
  大年三十里
  我点燃一炷香
  奉上一杯茶
  磕一个头
  作一个揖
  让您感受阴阳相通时
  相聚的欢欣
  只要相聚就好
  不必在意
  我欠着您
  您欠着我
  只要记得
  我们是一家人
  永远的一家人
  壬寅年元宵夜朱家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