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时期的瓷器多有款识,有什么特点?·收藏知识问答

如题所述

乾隆一朝无论官窑还是民窑,瓷器的生产量都是很大的。官窑器大部分有款,总的看来是以“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用得最多,三行六字楷书款在祭红等器物上较为常见,两行六字楷书款在白地红彩等品种上虽有,但很少能见到,“乾隆年制”四字篆款及楷款也用的极少。款字一般以青花写款为主,但有些抹红器、珐琅彩器或少数粉彩器上用蓝料写款。在白瓷、茶叶末、仿竹器、珊瑚红等器物上往往用“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刻款。由于乾隆一朝年份长,产量多,写款的人也不太固定,所以款字的变化也较多,其中“清”、“乾”、“隆”、“年”、“制”五字的笔画均略有出入。民窑器物上也多用六字篆款,通常情况下,以款字书写的规整程度来辨别官、民窑产品,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依据,总体上讲,大多数民窑器物款字书写草率,甚至不成字形,但也有些民窑器物上书写的款字也十分规整。乾隆朝时用堂名款也极多,其中如正谊书屋、百一山房、浴砚书屋等都是雍正、乾隆两朝多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