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流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4-14

路面结构通常是分层铺筑的,即按照使用的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分成若干层次。

按照各个层位功能的不同,路面结构层一般可划分为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垫层等多层,如图1-3所示。




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雨水侵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因此,面层应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修筑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石、砂砾(碎石)掺土(或不掺土)的混合料及块料等。路面面层的材料类型及适用范围见表1-2。


基层与底基层

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将力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

当基层太厚时,为保证工程质量,可将其分为两层或三层铺筑。

当采用不同材料修筑基层时,下层为底基层。当底基层为双层时,可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修筑基层和底基层的材料主要有各种结合料(如石灰、水泥、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碎(砾)石、贫水泥混凝土、天然砂砾、碎石、砾石、片石、块石,各种工业废渣(如煤渣、粉煤灰、矿渣、石灰渣等)和土、砂、石所组成的混合料等。常用的基层和底基层类型见表1-3。


扩展资料

【施工规范】用作基层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6.5m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1.5mm;用作底基层时,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7.5mm

基层在养生过程中出现裂缝,经过弯沉检测,结构层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可继续铺筑上面的沥青面层,也可采取下列措施处理裂缝:

1)在裂缝位置灌缝。

2)在裂缝位置铺设玻璃纤维格栅。

3) 洒铺热改性沥青。

灌缝时原则上不对裂缝扩缝。铺设玻璃纤维格栅与洒铺热改性沥青综合处治是当前处治裂缝向上反射最佳措施,适用于基层裂缝比较严重路段。

垫层

垫层是设置在基层(或底基层)和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及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将基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少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同时也能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

垫层应具有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功能,故对修筑垫层所用材料的强度要求并不是很高,但要求其水稳定性和隔温性能要好。垫层常用的材料有两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