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危化品管理办法中危化品一共分为多少类

如题所述

现行的危化品管理办法中危化品共分为八类,分别如下:

第1类,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磨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2、温度在21.2℃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57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易燃气体;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有毒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1、低闪点液体闪点<-18℃;2、中闪点液体-17℃≤闪点<23℃;3、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1、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磨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者有毒气体的固体;

2、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3、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二项:

1、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氧化剂。

2、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险及生命的物品。

具体指标经口:LD50≤500mg/kg(固体)LD50≤2000mg/kg(液体)经皮(24h接触):LD50≤1000mg/kg(固体)吸入LC50≤10mg/L(粉尘、烟雾)。该类分为毒害品、感染性物品2项。其中毒害品按其毒性大小分为一级毒害品和二级毒害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的分项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物理形态分项可分为:固体放射性物品:如钴60、独居石等;粉末状放射性物品:如夜光粉、铈钠复盐等;液体放射性物品:如发光剂、医用同位素制剂磷酸二氢钠-P32等;晶粒状放射性物品:如硝酸钍等;气体放射性物品:如氪85氩41等。

2、按放出的射线类型分项可分为:放出α、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镭226;放出α、β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天然铀;放出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钴60;放出中子流(同时也放出α、β或γ射线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放射性物品:如镭-铍中子流,钋-铍中子流等。

3、按放射性大小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三级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现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a的固体或液体。

该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其它腐蚀品。按其腐蚀性的强弱又细分为一级腐蚀品和二级腐蚀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1
根据我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分为 10 个类别,分别是:
1. 爆炸品: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如炸药、火药等。
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在常温、常压下以气体状态存在,或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易液化的化学品,如液化石油气、氨气等。
3. 易燃液体:指在常温下以液体状态存在,遇火易燃的化学品,如汽油、煤油等。
4.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指在常温、常压下以固体状态存在,遇火易燃或在一定条件下自燃的化学品,如硫磺、磷等。
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引发燃烧、爆炸的化学品,如硝酸、过氧化氢等。
6. 毒害品:指具有毒性、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品,如氰化物、砒霜等。
7. 腐蚀品:指具有腐蚀性、能破坏物体结构的化学品,如硫酸、盐酸等。
8. 放射性物质:指具有放射性、能释放出射线能量的化学品,如铀、钴等。
9. 传染性物质:指能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品,如病毒、细菌等。
10. 其他危险化学品:指上述分类之外、具有危险特性的化学品,如石棉、砒石等。
这些类别涵盖了大部分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有助于加强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和防范事故发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