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如题所述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1、大运河加强南北之间的交通和交流,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融,方便了南粮北运,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并且为沿岸城市提供灌溉用水的同时,也减少了特大水灾的发生;

2、大运河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并且巩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京杭大运河为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国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促进了中国以一个强国的身份在世界崛起;

3、大运河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文化和精神,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4、大运河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治、军事的统治、稳定封建王朝统治的作用,其政治意义不容忽视。

扩展资料:

隋唐大运河开凿的历史背景:

隋朝初年,从经济方面来看,北方地区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连年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粮食生产已经满足不了社会需要。开皇十四年(594年),“关中大旱,人饥。上幸洛阳,因令百姓就食。从官并淮见口赈给,不以官位为限”。

与此同时,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隋唐以来,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突出,有“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之称。因此,打通江南通往中原的水道,解决南北粮运问题,就成了统治阶级的当务之急。

从政治方面来看,隋王朝的建立并不等于国家统一的全面完成,江南门阀士族阶级与以关陇集团为核心的隋朝中央政权之间矛盾尖锐,斗争日益激烈。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新生政权,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军事控制,隋炀帝开凿东南方向的大运河就显得十分必要。

从军事方面来看,隋炀帝开凿永济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军事运输的需要,即为了沟通攻打辽东的两个水陆军事基地——东莱(今山东掖县)和涿郡(今北京)。

从隋炀帝个人来看,巡幸江南、游历各地,也是开凿运河的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杭大运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文化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25
文化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如果我的回答令您满意,希望给好评哦,如果没有令您满意,您可以继续追问,希望您高抬贵手不要给差评哦,谢谢您的支持。
第3个回答  2014-12-12
文化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第4个回答  2014-12-11
1.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   
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4.方便南粮北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