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鸡蛋怎么样才能知道煮熟了呢?

我煮鸡蛋, 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看出熟了没有\?

通过观察外观是看不出是否煮熟的。只有根据时间判断鸡蛋是否熟了。

鸡蛋在开水里煮5分钟就熟了,其实在3分钟就已经熟了。

煮鸡蛋时经常会出现蛋壳破裂,避免破壳的基本要领是“开水煮冷蛋”。

蛋壳破裂的原因是由于蛋清蛋黄在加热时体积会膨胀,而且液体膨胀率大于固体蛋壳的膨胀率,当内容液体的体积大于蛋壳容量时,蛋壳就会胀破。

待水开后,把凉鸡蛋搁在小漏勺里放入开水中煮8分钟即可熟透(想吃半熟鸡蛋可以减少煮的时间),这样既可避免烫手又可防止跌破蛋壳,而且时间易于控制。

扩展资料:

鸡蛋的营养成分

每百克鸡蛋含蛋白质12.8克,主要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与人体蛋白的组成极为近似,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可高达98%。

每百克鸡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黄里,也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蛋黄素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这些成分对增进神经系统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鸡蛋又是较好的健脑食品。

参考资料:鸡蛋-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0

判断煮鸡蛋煮熟的方法:

1.用筷子从锅中把鸡蛋夹出来,如果可以很轻松的夹起来,说明鸡蛋熟了。

2.鸡蛋捞出后放到切菜板上,顺时针转动,如果可以转动说明鸡蛋熟了,难以转动或纹丝不动说明还不熟。

3.鸡蛋捞出后轻轻晃动,没有听到晃动声说明熟了。

扩展资料

制作窍门:

1.泡水。

在煮鸡蛋之前,最好先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会儿,水必须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消化;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会儿,以降低蛋内气压;再放入冷水锅中煮沸,这样蛋壳就不易破裂了。

2.火力。

煮鸡蛋时若用大火,容易引起蛋壳内空气急剧膨胀而导致蛋壳爆裂;若使用小火,又延长了煮鸡蛋的时间,而且不容易掌握好蛋的老嫩程度。实践证明,煮鸡蛋以中火最为适宜。

3.时间。

在确定了火力大小之后,只要准确地掌握好了煮蛋时间,就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蛋的老嫩程度。例如,煮软蛋,水开后煮3分钟即可。

4.在煮的过程中,为了使蛋黄凝固在蛋清的正中间,应在鸡蛋下锅后用手勺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动,使锅中的水呈漩涡状转动,直至煮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煮鸡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3

1、用筷子从锅中把鸡蛋夹出来,如果可以很轻松的夹起来,说明鸡蛋熟了。

2、鸡蛋捞出后放到切菜板上,顺时针转动,如果可以转动说明鸡蛋熟了,难以转动或纹丝不动说明

还不熟。

3、鸡蛋捞出后轻轻晃动,没有听到晃动声说明熟了。

鸡蛋煮八分钟是最适合的时间,此时营养价值最高。

扩展资料

煮鸡蛋(Boiled Egg),是鸡蛋最常见的吃法之一,是将鸡蛋放入水中煮熟而成。

不过虽说煮鸡蛋营养丰富,但是过量食用鸡蛋会导致消化不良,因此煮鸡蛋不宜过多食用,一般以每天不超1个为宜。若煮鸡蛋的方法得当,可使煮出来的鸡蛋的营养吸收率达到100%,因而成为深受追捧的早餐或营养餐之首选。

煮鸡蛋营养吸收率100%

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着重要作用,可延缓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卵磷脂被医学专家视为老年性痴呆的克星,还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

适量吃鸡蛋,是不少长寿者延年的经验之一。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 — 50%。

可见,煮鸡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和老人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合适,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懈,极易被消化吸收。鸡蛋中维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鸡蛋时最好辅以适量的蔬菜。

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膳食平衡,满足机体需要,又不会营养过剩,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为宜。

中青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可吃两个鸡蛋;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较多者,每天可吃两个鸡蛋;少年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两个鸡蛋。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2 — 3个鸡蛋,不宜过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煮鸡蛋营养价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3-15

煮生鸡蛋需要多长时间呢?怎么煮最养生,视频里寻找答案吧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7

冷水下锅,水开后3-5分钟,不过熟的程度不一样,一般开始鸡蛋黄凝结就算熟了。为了防止鸡蛋粘皮出锅时用冷水镇一下。其实鸡蛋开水煮2.5分钟,关火盖盖闷1-2分钟,在大火煮1分钟就可以熟透了。

不要用热水后放鸡蛋的方式.那样因为鸡蛋内不物质和蛋皮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物质,加热后受热不均,热涨系数不同,短时间内就会发生爆裂。所以点火后火不要太大,不用急火.另外鸡蛋在搬动时容易磕碰,有些裂缝看不见,这样的鸡蛋一煮就炸开.。

吃生鸡蛋容易感染细菌.因为生鸡蛋会把鸡的细菌传染给吃的人。但如果煮熟了,大部分细菌就会被杀死。

扩展资料:

水煮鸡蛋(Boiled Egg),是一道常见菜肴。做法是把盐放入水中,煮滚。水沸腾后,将蛋用勺子放入水中煮。如果蛋壳裂开,可以加些醋使蛋白凝固,以防止它流出来,煮好后马上放入冰水中,这样蛋壳会比较好剥。

蛋黄凝固的温度为68-71℃,蛋清凝固的温度为80℃以上,煮鸡蛋时如果火太大,在蛋黄外面、凝固温度低的蛋清就会迅速凝固并且变硬,从而阻碍热量继续向蛋黄内传递,影响凝固温度较高的蛋黄凝固,使煮出来的鸡蛋清熟而蛋黄不熟。

如果煮的时间过长,蛋白质过度变性,鸡蛋会变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响消化吸收。

参考资料:

水煮蛋——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