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奋读书的文言文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唐·颜真卿《劝学诗》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明·于谦《观书》

译文:书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无论清晨傍晚还是忧愁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4、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宋·陆游《病起书怀》

译文: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译文: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6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译文: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2、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译文:读过的经典要一遍遍的再去诵读,读熟了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深思明了其中的含义。

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译文: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明代于谦《观书》

释义: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后经常实践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9

1、王冕求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xi,践踏)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

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

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古官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宋学士文集》)

2、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

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

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3、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

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

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5、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指烛光照不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

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06
凿壁偷光,手不释卷,囊萤夜读,囊萤映雪
第4个回答  2021-04-19
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