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鲁迅的病句就是不矛盾,错别字就是通假字?

如题所述

鲁迅所在的年代,刚刚废黜文言文,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法用法和字的写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规范。他作为大文学家,应该也是参与了这个游戏规则的制定,所以他所说的病句可能还是当时的主流表达,而且那时候简体字也并未盛行,所以一些词语写法和我们现在的写法有所不同也是情有可原。但是我们所处的这个年代,白话文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句子语法结构基本都已经形成了规范,我们就很难再搞出另类的表达,而且简体字至今已经得到普及,我们自己用错了字,就很难说用通假字的方法去敷衍了。

在当时那个年代,无论大师名流,或是普通老百姓,写"记念""特诚""气忿"都是没问题的,因为这些在那个年代都是允许的。 如果换成现在,没有作者敢这么写?写出来就会被嘲笑小学都没有学好,就出来写书。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因为现在这个时代,白话文不会这么用,如果非要这样用,就是自己往枪口上撞,自寻难堪。

虽然鲁迅的很多遣词造句不太符合我们常规的表达,但是使用得非常精妙,例如“大约…的确”虽然不符合我们常规的语法表达,但是在中国近代文学中,也不是个例。也有其他的大文学家通过违反常规语法结构,去营造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境与感觉。“大约…的确”其实看似无理,但是结合语境,再读一遍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最后,伟人终究是伟人,就算他做错了事,还是能够让大家敬仰。我们一个普通老百姓完全没有必要去计较它遣词造句的问题,而是要去学习他文学背后的思想精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9

抛开鲁迅的文学地位及语文教育的现状,就事论事地谈谈鲁迅作品中的“错别字”和“病句”。鲁迅生活的年代,不少词语尚缺乏标准写法,或者当时的标准与现在不同。如果硬要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那就是错别字,但在当时就是完全正常的。这种现象也并非只见于鲁迅的作品中,同时代的其它作品也会有同样的现象。古文中的“通假字”,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在作品创作的当时,那些字的确就是写成“通假字”的样子,只是后来标准有所改变。而现在我们有了比较完善的用字标准,自然应当按照标准来写字。也许百年后用字标准有了改变,那时的人们看我们的作品,也会发现大量的“错别字”。至于“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两个句子本身就不矛盾,是出题人牵强附会把它解释成矛盾的了。这两句话中的“确凿”、“的确”,表示的是对印象或者传闻的认同,而“似乎”、“大约”,表示这种认同不是100%有把握的。出题人硬是把前者理解为表示100%的把握,制造出了矛盾的假象。二者本就不矛盾,鲁迅也没有通过这两个词表达什么深刻的思想。

第2个回答  2017-11-09

1."鲁迅的那个年代白话初兴,各种用法,写法尚不规范"→但是你不是,你生活在白话文规矩已定,条框明晰的年代。=_= 换个人来,当时那个年代无论大师名流,或是贩夫走卒,写"记念""特诚""气忿"都是没问题的,因为这些在那个年代都是允许的,是正常的。 再换个人,现在,你看哪个作者再厉害敢这么写?写出来就会被嘲笑小学教育不过关。为什么?因为这个时代白话文才不会这么用呢。╮(╯▽╰)╭ 【你拿这个时代的标准衡量那个时代的人,又拿那个时代的标准问,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当然不能了。。除非你穿回去(ಥ_ಥ)】
2."鲁迅的遣词造句如何如何精妙"→同样,你也不是啊,你做不到写出迅哥儿一样精妙的语句啊。(ಥ_ಥ) 像"大约的确"这个确实是违反常规语法的,凡是说这是规范语法的都有维护之嫌。可是这并不是鲁迅写错了。在文学里,用违反常规的语句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营造出非同寻常的感觉。(・ิϖ・ิ)っ请看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余光中的 碧潭) 玻璃明明是个彻头彻尾的名词,如何用作动词去了?然而在这里多少动词都比不过这个名词别出心裁。 "大约的确"也是如此,单拿出来看似无理,放回文章里,就知道天衣无缝,理由已有多人讲过,此处略去不提。 好,回到问题中,为什么你这么写就不行? 【因为你没有设置好一个好的语境啊!!!】 你试试这么说,"啊!秋高气爽,这玻璃的天空!"→够不够傻?同样是用玻璃做形容词,何止逊了半点?!! 如果你也有那么一个语境,你想说的事似乎已经坐稳了事实,大家都这么传言,但没有证据,没有理由,没有目击证人,道听途说又言之凿凿,你想为之叹息又心存希望,你大约就可以用了
3.最后,如果我没记错,在我读书的时候,就是有这样一个段子的。那时候也忿忿不平,其实仔细想想很简单,你不是鲁迅,和他比什么?别试图要求和别人一样平等,否则你很快就会发现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不平等。

第3个回答  2017-12-18
因为后人为了不在鲁迅的文章中修改,保持原样。所以即使鲁迅写错了病句或者是错别字,都是为此做一些解释说是通假字啊说他的病句不矛盾什么的,说明我们后人比较尊重鲁迅比较尊重鲁迅的作品。
第4个回答  2017-11-20
鲁迅的病句并不矛盾,他把人的心态刻画的淋离境致,这一点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无人能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