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高中了,要不要给老师送礼?

如题所述

《舌尖上的中国2》第四集中,以一对在上海异地求学的母女为线索,来展开对美食的拍摄。但比起美食,母女二人的故事似乎更令人侧目。

为了女儿异地学琴,母亲全程陪读。以致五年来,二人从未见过孩子父亲一面,母亲连家里老人生大病都未曾探望,最终孩子孩子不负众望夺得了国际大奖……

母女虽得偿所愿,但这样为子求学全成陪读模式,却引来一片质疑。

陪读到底有没有必要?是否值得?陪的是什么?怎么陪才有效果?今天,@高考资讯站(GKZXZ-WX)站姐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关于陪读,妈妈们怎么看

古时有“孟母三迁”,为的是让孩子有个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会为了让孩子在生活上得到更全面的照顾,甚至辞掉工作陪同孩子读书,成为全职“陪读”!

一到开学,学校周围的“陪读房”都会一涨再涨,“陪读”俨然成为了当今中国教育的一种普遍现象。

关于要不要陪读,我们先来看看几位家长的观点:

@家长A

陪读能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上的毛病,掌握第一手资料,否则“哪知道孩子的学习状态是啥样?”。有利于自己和孩子多沟通,增强感情,还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想到这些好处,我就更愿意挤出时间陪读,陪孩子一起学习。

@家长B

倘若问我,我会不会陪自己孩子到这个程度,当然不会。很简单,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孩子教育要管,我自己的事情也要管。我会为了孩子牺牲一些我的事情,但是也就只能是如此了。不是我自私,而是孩子有孩子自己的人生,这个人生,父母只占很小一部分。

上面两位家长的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大多数家长的看法。

关于陪读,两个因素不得不考虑

其实,是否要陪读,是否有条件陪读,每个家庭因情况不同,很难一概而论。但总体而言,在决定“陪读”前,一定要考虑好以下几个因素:

1、孩子的实际情况

陪读虽说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给予帮助、督促学习,但家长陪读的效果却要因人而异。

有些孩子习惯也希望家长陪读,爸爸妈妈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坚持不懈的督促,会帮助他们成绩提升;也有一些孩子并不希望家长陪读,他们觉得陪读会给自己带来变相的压力,没有个人空间,会引发他们对学习厌烦的心理,从而导致成绩下滑。

另外,如果孩子不属于能独立生活的人,或者不能很好的规划时间分配,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这种情况下,家长的照顾和监督就是必要的。

有孩子9岁就能自己坐飞机从上海去广东玩,也有16岁了妈妈不在家不知道去哪吃午饭的。对于后者,爸爸妈妈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生存能力了。如果只是一味地“授人以鱼”,孩子将永远也学不会打渔。

2、家庭的实际情况

家长选择陪读,意味着家中的一位需要放下自己的工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位的收入是否足够支撑家里的日常开销,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有的家长说,我们不必亲自陪读,让孩子的外公外婆或者爷爷奶奶去就可以了。但“老人陪读”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老人的身体状况如何?是否能承担孩子的三餐,并照顾孩子的生活?其次,孩子若是贪玩、不认真学习,老人的管教是否有足够的力度?第三,现在的孩子大都爱上网、玩手机,老人不懂他们在网上干嘛,怎样监督?

这些,都是要提前考虑到的问题。

这四种类型的“读”,不陪也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自然是一千个家长就会有一千个不同的想法。陪读还是不陪读大家肯定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是,如果你选择了陪读,孩子和家长都一定要摆正心态!

像以下这四种类型的“读”,不陪也罢:

1、生活陪读

一位家长说:“孩子从来没离开过我,太小了,照顾不好自己,我不在身边他怎么吃得好?不会照顾自己感冒了怎么办?……”

这就是典型的生活陪读了!家长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不放心,想要给予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可是,这样做的初衷和过程异界结果都是不合理的啊!

的确,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全力以赴于学习和应试,日常事务难以自理。长期众星拱月的地位,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吃现成、喝现成、穿现成、用现成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做的事情就不该是陪读,而是要思考培养孩子生活的能力!

2、监督陪读

所谓监督陪读,就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自觉性不大放心,生怕他们不学习,害怕孩子上网、玩游戏,变坏了。一个家长说:“我家孩子,自觉性差,管不住自己,喜欢上网,我要不在身边看着,还了得!”

于是昼夜监督,陪孩子走到校园,接孩子回到租住房。孩子学习,自己坐在一边打毛线或看书,弄得像特务似的盯梢得很紧,一有风吹草动,便立即采取行动,把孩子所有的自由都囚禁在自己的视野之中。

这也是不可取的,孩子缺乏自控监督能力,家长不想着去改变孩子,却只希望用外力来督促他,恐怕也只是盯得了一时!

3、攀比陪读

所谓攀比陪读,就是人家孩子陪上了大学,我也应该陪。一个家长竟然说:“人家能陪,我为何不能陪,又不比人家矮一截;再说,人家小孩上了大学,我的孩子万一考不上,脸往哪搁?”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即使是硬撑着脸面,也得坚持下去。

4、盲从陪读

所谓盲从陪读,就是为数不多的家长,在陪读的“大好形势”的感召下,也随之汇入陪读者行列。一个家长说:“左右隔壁都来租房陪读,他们劝我来,我就来了。大家都陪,不陪好像不放心,牵肠挂肚的。”

如果没有想清楚,还是不要轻易来陪读!毕竟一来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而来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

“陪读”切忌……

把“付出”当作自己的筹码,天天挂嘴边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牺牲了事业、离开了原来的社交圈,在学校边租房“陪读”,是巨大的牺牲,孩子理所当然地应当以好成绩来回报。动不动对孩子说:

我这都是为了你……

你考不好,对得起我吗?

我还不都是为了你才放弃工作!

……

诚然,在陪读这件事上,家长付出了很多,个中心酸,有时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但即便如此,做家长的也不能以此为自己的“筹码”,要求孩子以等价的成绩来交换。对于敏感的孩子,这可能会让他背上沉重的枷锁;对于叛逆的孩子,则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抗或顶撞。

其实,父母的苦心,大部分孩子都能感受到,并不需要我们一遍遍用语言去“表白”自己,过多的唠叨会给孩子感情上以沉重的负担。

以上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能根据家里和孩子的实际情况,三思而行,做最适合自己,最适合孩子的选择。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明白:陪读不是保证孩子考高分的不二法门,不陪读也不是因为“不愿为孩子牺牲”,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7

很多学生问我,为什么初中时物理化学都能考九十多分,从来都没掉下80,上了高中却分数很低。

笔者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高中的物理课程,以及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技巧。

初中物理可以说是物理的入门,是对生活中常见的普遍现象的简单解释,同时,考试题目也不会很难,背下公式,根据已知,求什么套什么,公式数量也极其有限。

高中物理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对一些概念重新定义,然后深入拓展。

知识点上,简单介绍一下。必修一,重新定义速度。之前学过的速度仅仅有大小,我们可以比较谁的速度大谁的速度小,而到高中,我们学习到它还有方向,即,不同的运动方向即使都是80Km/h,那也不能说速度相等。紧接着,由速度引出加速度,然后学习运动学的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在力的基础上,引入力的合成与分解,这里将是一个难点。分解的依据是什么?是力的作用效果,这又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又有特别高的要求。错综复杂,环环相扣,最基本的力的性质搞不懂,分解一头雾水,后面的重难点题型——牛顿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相结合,必将无从下手。

必修二由直线运动扩展到曲线运动,同时在初中时的功、功率、能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不要因为初中学的不好而担心,高中内容需要初中的基础,同时更是新知识点,需要稳扎稳打,每一部分从第一节课就一定要瞪大眼睛,不能遗漏每一个知识点。高二学习选修内容,电磁部分,分子热力学,动量守恒,都是重点,这里暂不做深入介绍。

说到学习方式,大同小异,预习、听课、做笔记、做题、复习总结。

高中物理有什么不同?笔者认为在复习笔记上。高中物理内容多,公式多,方法多。上课笔记一定要背,在理解的基础上问什么,马上就能答出什么,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多多联想,尝试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一些现象,跟所学的物理规律相比较,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动手搜索解决一些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还有理科的共性,多做题多总结,题型一共那么多,熟能生巧。将笔记上的死知识点在做题中灵活运用,哪里不会做哪里。害怕,是因为不熟,做多了很简单,切忌怕做错或者偷懒而不做题。

可以给新生吃一颗定心丸,新课改“3+3”,后面的3选物理应该不会太难,处于均等考虑,我认为高考改革会适当降低难度,太难必将让学生望而生畏。出高考物理试题的老师应该不会让大家在选择时因为担心题目太难而避开这个大老虎,这个道理应该很好懂。

第2个回答  2017-12-27

我上高中的时候,住宿,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家里人基本管不到。学校还行,省重点高中,跟周围大多数高中一样,封闭式管理,除了走读生,其余像我们这样的是不准出校门的。

那个时候我也怕做作业,怕做作业其实是绝大多数孩子的通病,哪个孩子心里没有个自由的心,谁不想有时间可以玩玩,就算出不来校门,到操场上撒个野,打个球,散散步,看看小说也行啊。

所以孩子怕做作业,首先家长不要太担心,不要老是想我家孩子怎么这样不听话,总以为别人家的孩子有那么好。没事的,都差不多。

家长没有了心理负担之后,怎么办呢,分以下几步走。

一,不做作业会有惩罚

这个直接跟孩子说,作业不做会有惩罚。会有怎么样的惩罚呢?你自己看着来吧,先轻后重,刚开始就减少零用钱,减少自由活动时间。惩罚的时候也要有适当的教育,告诉他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怎么不好,让他理解现在的惩罚是为了他好。

二,按时完成作业有奖

当孩子慢慢开始完成作业的时候,要有奖励。我不是说一定要有物质奖励,口头上的鼓励也是可以的,要让他有成就感。

另外,如果现在他虽然完成作业,但是心里还特别不愿意,你也可以给他画大饼,跟他说,以后考上好的大学就行了,可以天天玩,没人管你(其实越好的大学管的越多),你要是现在不好好学,高中毕业直接去干活,学生时代就没了!

三,确定他能完成作业

这个是最最重要的,有的孩子并不是不想做作业,而是真的是不会做!

我也想按时完成作业啊,我也想好好学啊,但是那些作业我是真的不会做啊!就算你逼我,打得棍子都断了,我还是不会啊!

所以家长这个要考察好,是孩子不想做作业,还是真的不会做。

如果是不会做,可以自己教,可以找家教帮忙辅导。

总之,对于孩子不想做作业,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内心,对症下药,不能不管不问,也不能矫枉过正。

我是高中生,我也讨厌写作业。

但是我初中以前却第一时间能认真完成。

首先你要找孩子自身的问题,比如性格,习惯等,但是我要谈的是环境和同龄人的影响。

虽然总是在人要靠自身的,但环境影响还是很大的。

1.我不喜欢作业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内心不公平,我认真完成作业,别人一抄了事,让人不满,尝试过,尝到甜头,又屡试不爽。而且家长没有即使制止,再加上周围习惯差孩子对你的不解和孤立,会让你慢慢沦陷。

2要有十足的自信,相信自己的行为。

3可以尝试断网,短手机,电子产品毒害不浅。

放一些轻松的书。

4说实在,就是懒。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