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一直存在分歧。因为分歧,甚至日本投降的原因还成为一个谜语,谜底是打一个古代历史人物名字。

有人的谜底是屈原,屈服于原子弹的威力之意,意思是美国的原子弹是日本投降的最主要原因。有的答案则是苏武,意思是由于苏联的武力迫使日本投降,因为二战末期苏联百万大军出兵东北,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消灭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

二战时日寇发动的侵略战争

还有答案是:共工、毛遂,或蒋干。顾名思义,日寇投降的真正原因,还因为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极大的牵制和消灭了日本的有生力量,最终击败了日本。

其实这几个谜底都对,也都不完全对,日本的投降,归根结底还是日本山穷水尽,已经打不下去了,而把日本逼到这个地步,自然是几个方面共同的作用。

雅尔塔会议

首先,原子弹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面对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杀人效率最高的大杀器,日本产生了极为恐惧的心理,不了解原子弹真正产量的日本人开始自己吓自己,按照正常逻辑,美国人只需要投上百十个原子弹,整个日本就会被核平,这自然促使了日本投降。

但是,原子弹到1945年7月份才最终研制成功,它起的作用,其实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重要固然重要,但绝非最本质原因。苏武的答案也与此类似,苏联出兵东北时已经到了1945年8月,此时距日本投降近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原子弹爆炸

苏联百万大军兵锋虽强,战果虽大,但苏联军队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日本精锐的关东军,而是老弱病残。因此,苏联虽然出兵东北,但远远算不上决定性作用,它起的作用仅仅是锦上添花,最大的作用其实还是减少了美军和中国军民的伤亡。

对日作战中付出牺牲最大,贡献最多,伤亡也最为惨重的是中国军民。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人民就开始了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

日寇对中国的侵略

以农业国对抗工业国,中国人民从未放弃抵抗。在付出了3500万军民牺牲,6000多亿美元损失的巨大代价,消灭了日军100余万,同时在中国战场上牵制了日本陆军60%以上的兵力。

最重要的是,日寇侵华战争以来,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抵抗,不但没有完成其以战养战的目的,中国战场还变成日本的失血口,使日寇越来越虚弱。二战期间,中国战场虽然没有震惊世界的辉煌大胜,但是持续的失血才是日本愈发虚弱并最终投降的根本原因。

二战胜利后美国街头民众的庆祝

当然,作为农业国,中国既没有强大的空军,更没有乘胜追击,跨海远征日本本土的海军。因此,中国军民带给日军的伤亡虽大,损失虽强,但没有苏联和美国,日本依然不可能被彻底击败,更不用说投降了。

所以,我认为,二战期间,日本最终宣布投降,是几大盟国,包括中国、美国和最后加入的苏联共同努力下的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很多人认为日本投降的原因是因为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而是“雷达赢得了战争,而原子弹结束了战争。”这是西方科学界对于科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角色的一句简要概括。那么,是不是美国着意使用原子弹这一杀手锏给困兽犹斗中的日本致命一击,且两颗原子弹的投放最终导致日本投降这种说法可以盖棺定论了呢?如果仔细探究历史的细节,我们会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原子弹造成的伤亡不算“特别”大。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者迈克尔·哥顿以及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美籍日裔学者长谷川毅认为,美国使用原子弹后日本的迅速投降并不是战争的最后阶段美国科学界、军界以及政治决策者们所能准确预料的结果;从日本的角度讲,原子弹的打击也不是促使其做出迅速投降决策的主要因素。

就原子弹单颗爆炸的瞬间破坏力而言,原子弹与常规炸弹相比,它们的效用是“量”而非“质”的区别。这里我们可以将1945年3月9日的东京大轰炸与8月6日和9日的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作一比较:1945年3月9日夜至10日凌晨,美军出动B-29轰炸机群用凝固汽油弹对东京进行地毯式轰炸,造成约8.8—9.7万人死亡,4.1—12.5万人受伤,以及一百多万人无家可归。这次东京大轰炸是人类历史上造成伤亡最多的单次非核军事行动。

相比之下,广岛原子弹造成约7万人瞬时死亡,截止到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年底约14万人死于烧伤和辐射,到1950年年底约有20万人死亡;长崎原子弹的后果略小,总共造成约3.9—8万人死亡。可见从实战角度讲,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袭击可被视作东京大轰炸式常规袭击的一种延续,原子弹袭击后短期的伤亡并没有大大超出常规袭击。那么如果造成巨大伤亡的春季东京轰炸激起的是日军决策者们全民“玉碎”抗美的决心,恐怕伤亡人数相当和略少的广岛和长崎原子弹袭击难以仅在8月9日到14日五天之内就让日本做出投降的决定。寄望苏联调停,苏宣战日本走投无路。

原子弹袭击若不是导致日本投降的直接因素,日本为什么会在长崎受到原子弹袭击后短短的五天之内就做出投降决定呢?美国苏联史和冷战史学者长谷川毅在研究苏联、美国、日本的相关档案后得出结论——苏联的参战使日本走投无路,做出投降决定。早在德国投降之前的1945年初,日本战败投降已没有悬念,问题在于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投降。在二战期间,苏联一直与日本保持外交关系,且《苏日中立条约》尚处于有效期内,日本希望避免苏联参战,并通过苏联调停与盟国谈判尽可能以有利于己的条件结束战争。

波茨坦公告发布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日本内阁举行会议讨论应该如何应对。鉴于波茨坦公告中缺乏苏联签字所传达的错误信号,包括昭和天皇在内的日本高层都认为应该等待进一步与苏联接触磋商后再做决定。于是,7月28日日本报纸《读卖报知》发表了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作出的关于日本政府“忽视”波茨坦公告的声明,这一声明后被认为是日本“拒绝”波茨坦公告。这就为美国继续计划已然进入倒计时的原子弹袭击提供了合理性。

美国向广岛投下原子弹后,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内阁会议,但阁员们并没有深入讨论接受波茨坦公告的问题,而是发电报给日本驻苏大使紧急要求后者尽快搞清苏联态度。8月7日苏联《真理报》没有任何关于广岛原子弹的报道,8月8日也只是刊登杜鲁门有关原子弹的声明而没有任何评论。这表明斯大林必然对美国投下广岛原子弹感到愤怒,这明显是美国要把苏联抛开,独自享受战争胜利果实并遏制苏联作为盟国的话语权。于是,斯大林在政治局紧急会议后,命令华西列夫斯基在外贝加尔时间8月9日凌晨发动进攻。

日本外务省很快得出结论,日本除了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之后的几天,经过数次与美、苏就投降条件进行谈判,并在日军主战派政变未遂后,8月15日正午昭和天皇的《终战诏书》录音通过广播向日本民众发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现在日本每年都要举行活动纪念原子弹轰炸,努力把自己扮演成一个战争的受害者。这种态度无法换来原谅,日本应该给远东人民一个答复,是谁把灾难强加给远东各国,最后强加给日本自己。

第2个回答  2020-09-17

真正原因是日本已经没有胜利的希望了,当时的情况下,日本已经没有任何机会赢了,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成目标的,这就是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毕竟但凡有一丝赢得机会,日本都不会投降。

 

日本在二战中想要胜利,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德国能在苏联干掉苏联,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德国打苏联,就跟日本打美国一样不靠谱,不是,还是日本打美国更离谱。

 

毕竟德国跟苏联的差距,没有日本跟美国的差距那么大,但都属于百分之九十九输掉的局,二战中就德日意三个国家,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赢得世界的。

 

他们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除非能让苏联和美国加入自己,可是美国苏联如果打算做一件事情,即使没有德日意也能做成功。

 

其实德日意之所以掀起世界大战,也正是因为他们不够强,在利益分配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苏联和美国发展的特别好,特别强,一个是因为他们有实力,因为他们有实力,所以他们分配的比德日意多,这是一个死循环。

 

这个循环就注定了,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既得利益者,不会帮助德日意,毕竟发起世界大战,本质上也是为了利益分配,而美国苏联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他们干嘛掀翻自己的饭碗再重新盛饭呢。

 

没有道理,因此当德日意决定掀翻桌子把苏联美国拉入战场的时候,他们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会输。

 

后面的德国入侵苏联,结果被苏联干翻,希特勒自杀,日本偷袭珍珠港,然后被美国投下原子弹,都是日本投降的前兆而已。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1-16
  60年前的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放了原子弹,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6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日本决定投降,是否就是因为美国投放了原子弹?

  “小男孩”前往南太平洋

  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的夜晚,25岁的唐纳德·霍宁格正在从事一份没人愿意干的工作———看管一个“小部件”(这个装置一直被人们这样称呼)。这个年轻的科学家独自坐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肆虐的沙漠风暴中一个100英尺高的铁塔上,在一个摇晃的电灯泡下读一本短篇小说,希望使自己不去想外面的电闪雷鸣,以及就放在几步之外的那枚用于试验的原子弹。“守在这样一个怪物旁边,想像着如果把它引爆,会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一种极为痛苦的哲学体验。”

  几个小时后,霍宁格站在位于铁塔南部6英里的地堡里,泰然自若地把手放在启动原子弹试验的开关上。他是最后一个能中止试验的人,但他一直没有接到中止试验的指令。

  当地时间8月6日凌晨5点29分45秒,这枚用于试验的原子弹被引爆,如同太阳一般照亮了灰暗的天空,半英里内的所有物体在瞬间消失。试验的指挥官肯·贝恩布里奇说:“呸!现在我们都成了婊子养的。”

  不久,一艘船载着即将投放到广岛的原子弹“小男孩”,离开旧金山港前往南太平洋。

  “天皇的未来比平民的伤亡更重要”

  当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杜鲁门总统那里时,他正在德国的波茨坦与邱吉尔和斯大林会面。杜鲁门知道,战争很快就要结束,因为人们告诉他,原子弹能迫使日本投降,进攻日本本土时可能遭遇的惨重伤亡将从此避免。

  毫无疑问,投放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但它是否像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的那样,对战争的结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最近出版的新书《与敌人赛跑》(RacingtheEnemy)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芭芭拉大学的历史学教授长谷川健,根据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的档案资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长谷川健认为,苏联于8月9日宣布对日本开战,最终促使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投降。苏联的举动彻底打破了东京强硬派的最后希望,他们于是试图保留皇室,避免同盟国提出无条件投降的结局。“日本皇室的正式历史记载非常简洁地记录了,在长崎投放的第二颗原子弹对日本内阁关于是否投降的争论没有产生任何影响。”长谷川健说,“日本决定投降,并非因为遭受了原子弹造成的巨大毁坏,他们的领导人更关心天皇的未来,而不是平民的伤亡。”

  原子弹用来终止更恐怖的事

  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之前的5个月里,美国的飞机在东京投下了50多万个凝固汽油弹,导致10万至20万人死亡,基本上与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死亡人数相当。类似的袭击在日本的各个主要城市都造成了大量伤亡。美国之所以选择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原因之一就是,那里还没有遭遇过常规的轰炸。“人们只关注美国在这件事上的表现,这限制了人们的视野。”长谷川健说。

  人们通常认为,原子弹就是被用来终止更为恐怖的事情的。研制原子弹的美国科学家,带着害怕德国人会首先制造出原子弹的忧虑,开始了他们的工作。当知道德国人在这方面无法获得成功时,他们为尽快结束太平洋战争而工作。

  即使原子弹不是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因素,83岁的赫伯·里尔也并不感到遗憾。60年前,他曾在距离原子弹爆炸试验场几英里外的被征用的农舍内,亲手为试验用的原子弹装配了钚核心。如今,他又回到当年工作的地方,手中拿着一些被核爆炸改变了的石头,不无自豪地说:“我们在和其他国家的竞赛中首先造就了它。当时那样努力的工作是非常值得的。”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9-18

我们知道,二战在1945年正式结束,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法西斯的所作所为也前所未有的泯灭了作为人的基本良知,虽然在战争的末端,日本的势力已经渐弱,但他们的气势却不减,这让美国人为之一震,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杀戮,尽量的减少伤亡,他们决定使用比较保险的方法,就是后来的原子弹事件。大多数人都认为原子弹是促使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但其实不然,在投放原子弹之后,这虽然对日本确实是严重的打击,但并没有打击掉日本人继续抵抗的热情,国内的军方还叫嚣着全民起来战争。那促使他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在二战结束时,日本的剩余军队有多少?根据当时的报道,还有700万兵力,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其实他们投降是因为在这时,这700万的兵力只剩下些老弱病残,东南亚的战场已经全部沦陷,但在我国的战场牵制着日军大量的优秀兵力,我们知道,日本的军队都受到过专业训练,有着较高的专业素养,但即使是将领的素质再高,没有有战斗力的士兵也是不行的。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日本还有一个特殊的技能,就是化敌为友,光是中国战场的伪军数量就很大,在东南亚的情况也是如此,有一大批“效忠”他们的当地人,但这批所谓的兵力全都被美军锁死。

在战场上的实力已经不佳,下来就是在后勤方面,战争最需要的资源就是石油,但多年的战争已经耗尽了日本本地的石油,占领的东北的资源也不够了,所以后来才发生了珍珠港事件。当时的日本资源匮乏到什么程度?国内都开始砸锅卖铁,拆电话亭等行为不断,粮食方面也极度匮乏,每日平均的粮米只有三两。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国内民众的战争热情还是很高,这都多亏于军方的鼓动,和刻意的封锁消息。当时原子弹的威力巨大,但在日本国土的其他地方,全都被封锁消息,报纸上不见任何一个相关的信息,而且在日本高层会议中也绝口不提类似的话题。

在原子弹事件过后,他们还在计划着把天皇和国民一起搬到东北,放弃日本原来的国土,可见这个时候还在想着应对措施,并没有投降的想法,但马上东北也不能成为他们的庇护地了,苏联率领大军北下,而这场战争让日本直接失去了仅存的最精锐兵力。

没有了兵力,在战争中就像失去了武器,空有热情也只能送死,所以可以说,苏联的宣战是把日本最后的希望也泯灭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