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家长学会这4点,孩子不优秀都难,你知道吗?

如题所述

现在学龄孩子步入小学都快三个星期了,相信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开始慢慢的适应小学的生活了。比起幼儿园,孩子进入小学对于他们来说是迈上自己人生的一个大台阶,正式步入了校园开启了学习生涯了,家长肩上的担子自然也更加重了。那如何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变得优秀,父母也更加轻松呢?学会了这下面这3点,孩子不优秀都难!

1、养成好学习、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

为什么一开始就是提到习惯呢?因为“好习惯才能成就好未来!” 孩子一开始就能把好习惯养成了,日后做什么都会积极主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会顺畅很多,父母也不用天天盯着,顺心又省心。所以现在父母有必要制定出一些适当的规矩,并言传身教,为孩子做榜样。开始的一点点辛苦和付出就能换来日后孩子长期的自律。多么值的投资啊!

2、鼓励孩子多看“没用”的书

有人做过调查,说中国的家长是世界上所有家长中最急躁的。随处随时都可以听到和看到家长不停地催着孩子“快一点,快一点,快一点”。往往为什么这么急躁,急着去干吗自己都搞不清楚。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容易急功近利。现在看到很多家长,孩子刚读一年级就开始送到辅导班去,请老师给孩子进行作业辅导,给孩子买的书,基本上都跟提高“成绩”有关的学习资料,课外辅导书等,有些家长甚至会禁止孩子看跟“成绩”无关的书。这些做法往往都是在拔苗助长,看到眼前,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

其实,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孩子往往从小都是饱读“无用之书”的,通过广泛的既“杂”又“精”的阅读提升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一个孩子当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强的时候,各方面能力都不会差,学习自然不会有问题。

所以,那些今天家长看来没用的课外知识,总有一天会成为孩子一辈子甚至是几辈子的财富。

3、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你可能经常要早上催着孩子起床,如果孩子拖拉一点,一早上的时间就浪费了,弄得急急忙忙吃个早餐再满头大汗地赶往学校。下午,孩子一放学回到家,东摸摸西摸摸,一会玩,一会看电视,作业拖到很晚才能完成。结果玩的也不尽兴,作业也完成的不好。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孩子一定缺少的就是时间管理。如果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完成一份时间管理计划表,将早晚的时间做个统计,并按照重要的事情先完成的原则,再分次重要,不重要的事情去逐一列出并执行,坚持做,养成习惯后,自然孩子就能够从容的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了。学习的时间认真学,玩的时候尽情玩,学习生活两不误,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

4、巧用互联网来学习

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提倡孩子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了。互联网教学和学习一种成为一种大趋势。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一个懂得用互联网来学习的孩子,他的学习效率,至少比普通孩子高出了2.5倍以上!

但是还有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使用手机和电脑会让伤害视力,也担心孩子会沉迷网络。其实只要定时合理的使互联网,并多做户外运动对孩子的视力也不会有影响,同时,孩子真的适应了互联网学习,不仅能提高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