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名家画牛,谁最牛

如题所述

张砚钧老师主要画人物,可我看他画的水墨牛牧童也不错。以下几幅

张砚钧画

张砚钧画

张砚钧画

张砚钧作品

张砚钧作品

张砚钧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0
牛,性子好,脾气柔,老实、憨厚,死心眼儿,干起活来不惜力,任劳任怨,是农耕时代最宝贵的社会财富。耕田少不了牛,祭祀少不了牛,出行也少不了牛,所以牛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禅宗喜欢用牧牛譬喻“修心”,民间则认为牛是一种神物,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那么最擅长画牛的人又是牛呢?

唐韩滉五牛图精品

牛,是一种厚德载物的动物,唐代韩滉的《五牛图》给我的感受便是如此。画面上的五头牛依次排开,厚重,稳健,踏实,形态各异,或行、或立、低首、回眸、昂头,用线条把牛的静态之美和动态之韵刻画得栩栩如生。整幅画中除了一一丛矮树,并无其它背景衬托,却并不显得呆板、涩滞。

细细观看,左边第一头牛似有隐隐不平之意,是受了什么委屈吗?第二头牛回首吐舌,左顾右盼,呆萌可爱。第三头牛奋蹄前行,牛眼圆睁,是犯了小犟脾气?第四头牛昂首嘶哞,憨态可掬。第五头牛在一丛矮 树边惬意地蹭着痒痒。最喜欢画中的牛眼,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小眼神动灵有神,或纯净、或俏皮、或端庄、或倔强、或闲适,目光炯炯,独具魅力。千年前,韩滉的五头牛第一次在中国文化史上集体亮相,像明星一样,自带光环,从此声名远播。

石涛的《对牛弹琴图》

清代画僧石涛是绘画史上罕见的思想者,他有一幅《对牛弹琴图》,也是我极爱的。画面极简,画中唯有一老者,一古琴,一玄牛。老者端然肃穆,青牛静卧闻音,倒是画面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晃了我的眼,当然,这也叫题画诗,其中有两句说:“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都说功夫在诗外,石涛先生这是功夫在画外,世人都道“对牛弹琴”,知音难觅, 可先生反其道而行之,将孤高之境、两外之音,借意象传达出来,有哲学之高妙,有禅意之会心。近代画家李可染更是画牛的狂人,他的三分天下,除了山水、人物之外,牛也占了一席之地。他笔下的水墨牧牛图,是一幅幅江南风情画,山水、草木、牧童,当然还有牛,情趣盎然,诗意无限,极富生活情趣。那些牛,或耕地、或吃草、或行、或住、或卧、或浴,姿态不同,情趣各异。牛背上的牧童更是逍遥自在,或趴、或站、或坐,或看山,或观景,最调皮的,是在牛背上放风筝,玩虫子,个个悠然自得,勾勒点染,生动传神。

李可染的《犟牛图》

最喜欢的是李可染的《犟牛图》,画面简单,生动有趣,一童死命地往前拽,一牛死也不动步,两犟相遇,不知到后来谁犟过了谁。关于犟,黄胄在《驴图》里说:“叫站不站, 叫跪不跪。牵着不走,打着倒退,谓之犟。”犟法。牛的性子虽然温顺,但偶尔也会耍点小犟脾气,毕竟谁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黄胃《驴图》

水墨画是中国一绝,在黑与白之间点染、勾勒,在虚与实之间泼墨、游走,意境超凡,画面脱俗,极静且美,有独特的审美空间和意象。水墨牧牛图更是历代画家所迷恋的创作题材, 幅幅水墨牧牛图很好地诠释出牛沉稳踏实的个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人格化的魅力。

每每看这些牧牛图,我都会为其点赞,这些牛,真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