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的南宋名将辛弃疾,为何会被雪藏,郁郁不得志?

如题所述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我们中学时代耳熟能详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品。文人之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就是对他这一生的写照,不仅仅是一个能够指点江山的文人,也是能够驰骋沙场的武将,南宋偏安一一隅的想法让南宋名将辛弃疾没有用武之地,最终被雪藏一生,他这一生郁郁不得志也受到了同僚的排挤。

辛弃疾为人正直善良,他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与丑陋。他经常用自己的文字来揭露官场的黑暗事实,这样的做法虽然一吐心中之快,但在朝廷当中却得罪了很多的大臣,政治路上他也逐渐明白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无法在现实世界当中得以实现,所以他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在自己的文字当中,将满腔无法实现的壮志情怀写入了自己的诗词当中。

曾经三次离开朝廷,三次从田园山林之间回到庙堂之上。自己隐退山水之间找到了一番别样的人生她也开始逐渐迷恋上这样悠闲自得的生活,这其实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在现实生活当中无法达到自己理想当中的人生状态,只能在山水之间寻求一份心灵的安静,但是他天生就是一个爱折腾的人,虽然在山水之间仍然心系国家,仍然心系百姓。

相比激扬文字之间,他更加向往马作的卢飞快的战场。他最终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代名将,而不仅仅是一个拿着笔杆子的文人。南宋当时的政治环境限制了辛弃疾的人生壮志,南宋统治者的安逸思想是社会的主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3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北伐"的抱负和南宋朝堂上的主流观点相悖。北宋灭亡以后,南宋对金人十分畏惧,根本就不敢反攻。南宋主流的观点是主和,可是辛弃疾却不知道这一点,他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拿出可行的方案,朝廷一定会给自己带兵北伐的机会。当文官们看到辛弃疾的主张与自己相悖以后,自然不断排挤他,一直将他调往外地,且不让他掌兵。
第2个回答  2020-05-23
辛弃疾一直倡导北伐收复失地,这与当时南宋朝廷的偏安一方的想法冲突,南宋不敢对抗金人,不想武将再掌兵权,所以一起排挤雪藏辛弃疾。
第3个回答  2020-05-23
因为南宋皇帝主张议和,所以好战的辛弃疾自然得不到皇帝的重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