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同学讲题永远讲不清楚,自己做却没有什么问题,怎么办?

如题所述

让听者理解你的每一个推导步骤。这里的诀窍就是每一步要小,并且“交叉引用”。你先讲一个马上要用到的知识点,然后开始讲解,用到那个知识点的时候,就说“正如我刚才提到的那个定律说的那样,XXXX”。对于关键的知识点要从多个角度反复讲解,让它在听者的”内存“里留下暂时的深刻印象。之所以要从多个角度反复讲解,是因为人类的语言非常贫乏,不可能用寥寥数语就准确描述一个知识点,你试着向别人描述一下你房间的家具布置,让听者画出来,看看效果就知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6
实际上一旦思路清晰后,只要再有了基本的表达能力,就可以开始给别人讲题。但是真的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情况,觉得自己怎么讲别人都听不懂。排除一些听众没心情听这种情况以外,最可能的原因应该是听者的知识储备和解题经验不足以跟得上你讲题的速度,也就是说,你可能讲得太快而忽略一些细节了……现实中我也常看到,A给B讲题,B说:“从你讲的某个地方开始我就不懂了”,A听后就会开始把B说的“某个地方”进行深入讲解。这其实就是A在弥补刚才说太快而忽略的细节。
第2个回答  2019-04-21
当我们给别人讲题时,由于自己是懂的,所以总是觉得别人应该只要我一说出来就懂。如果是在台上跟一群人讲题,那还会因为怯场,或者“觉得讲某个地方讲太久会被别人看成不聪明”这样的心理,从而忍不住想加快讲题的速度。如果你上台后有这些心理,一定要不断提醒自己要沉住气,一步一步地对题目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分析,自己宁可再多讲一些细节,以照顾占大多数的不懂的同学。
第3个回答  2019-04-06
其实我觉得对于在全班面前讲题这种场合,你要做的,是无论别人之前怎么想,都要把他们的思路引导过来,让他们知道你是怎么解决这道题的,所以又回到了上面所说的,你要很有耐心地一步一步进行剖析,引导他们跟着你的思维走。至于从别人的思维角度看问题,我觉得是讲完题后的提问环节才需要的。
第4个回答  2019-04-06
让听者能听懂,并不会误解。一般而言,把听者当做没有丝毫预备知识的小学生来讲题,肯定能让对方听懂,同时也肯定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或篇幅)。而把听者当做爱因斯坦来讲题,对方很可能听不懂。所以需要根据情况在细度上做个平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