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上世界各国的板块都像什么生物?

如题所述

1、中国:大公鸡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地图就像是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新疆是尾巴,东北地区是鸡冠,北京是眼,其他省份组成身子部分,而海南和台湾是脚。
2、日本:龙或是虫

日本作为我国的邻国,中国人对日本有不同的看法,日本的地形是一个长条形状的,日本人他们有一种“龙国日本”的说法,但是也有网友绘出一个动图,中国大公鸡旁边的日本是一个被啄的虫子。
3、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的地图看起来像是一只正在玩耍的小猫。保加利亚位于欧洲,在北面,与罗马尼亚接壤。在西北部,是塞尔维亚的邻国。黑海在东雕刻了这只小猫的头部,从整体上看保加利亚就是一只向下看并且顽皮地伸出的前爪的小猫形象
4、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的国界形成了一条正在飞行的龙的形状。克罗地亚以西与亚得里亚海接壤,不平坦的海岸线形成了这只飞龙的身躯。它的头部是由伸向大海的突出部分组成。
克罗地亚沿着水域的边界又长又窄,形成了一条向南逐渐变细的尾巴。与此同时,这个国家的东部在龙的身体后面扩张。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塞尔维亚和波黑的国界线包围成了这个龙在飞行的形象。

5、芬兰

芬兰的轮廓看起来像一只害羞的兔子。这主要归功于芬兰最北端的两个突出的边界部分,它们看起来像兔子的两只耳朵。北面的挪威、西面的瑞典和东面的俄罗斯形成了这幅图像。
虽然有人可能会说这个国家看起来更像是袋鼠,但有着长长的耳朵和相当不规则的下半身,兔子似乎更适合这片以严寒的冬季和广阔林地而闻名的土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8
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
由于“极移动曲线”和海底扩大等提供的证据,大陆漂移的确是正在发生的事实。1965年,科学家运用计算机使地球各个大陆以现有的形状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地地形、地震位置、火山等活跃部位都连接成为带状,于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革命性的见解应运而生。
火山、地震分布图
来源
1915年魏格纳在《大陆与大洋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大陆漂移的概念,然而他们提出的证据未能使地学界相信大陆漂移的真实性。60年代初H.Hess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并得到古地磁学、地球年代学以及海洋地质学和地球物理等方面一系列新证据的支持。三种不同的现象:熔岩序列中磁极性转向的年代;深海岩心中剩余磁化转向的深度,以及平行于海洋中脊的线状磁异常的宽度,都以同样的比率变化着,都是由于扩张海底的地壳从洋中脊迁移而造成的。地学界普遍接受了活动论的观点,并逐渐形成了板块运动学说。
由于与被称为“环太平洋带”的太平洋板块周围的状态相关,这个地区内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等都十分活跃。由于印度洋大陆与亚欧大陆间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在大陆板块彼此碰撞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了大陆与大陆间的冲突带,也造成了大褶皱山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6-27
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由于“极移动曲线”和海底扩大等提供的证据,大陆漂移的确是正在发生的事实。1965年,科学家运用计算机使地球各个大陆以现有的形状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地地形、地震位置、火山等活跃部位都连接成为带状,于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革命性的见解应运而生。火山、地震分布图来源1915年魏格纳在《大陆与大洋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大陆漂移的概念,然而他们提出的证据未能使地学界相信大陆漂移的真实性。60年代初H.Hess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并得到古地磁学、地球年代学以及海洋地质学和地球物理等方面一系列新证据的支持。三种不同的现象:熔岩序列中磁极性转向的年代;深海岩心中剩余磁化转向的深度,以及平行于海洋中脊的线状磁异常的宽度,都以同样的比率变化着,都是由于扩张海底的地壳从洋中脊迁移而造成的。地学界普遍接受了活动论的观点,并逐渐形成了板块运动学说。由于与被称为“环太平洋带”的太平洋板块周围的状态相关,这个地区内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等都十分活跃。由于印度洋大陆与亚欧大陆间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在大陆板块彼此碰撞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了大陆与大陆间的冲突带,也造成了大褶皱山脉。
第3个回答  2022-06-25
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由于“极移动曲线”和海底扩大等提供的证据,大陆漂移的确是正在发生的事实。1965年,科学家运用计算机使地球各个大陆以现有的形状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地地形、地震位置、火山等活跃部位都连接成为带状,于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革命性的见解应运而生。火山、地震分布图来源1915年魏格纳在《大陆与大洋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大陆漂移的概念,然而他们提出的证据未能使地学界相信大陆漂移的真实性。60年代初H.Hess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并得到古地磁学、地球年代学以及海洋地质学和地球物理等方面一系列新证据的支持。三种不同的现象:熔岩序列中磁极性转向的年代;深海岩心中剩余磁化转向的深度,以及平行于海洋中脊的线状磁异常的宽度,都以同样的比率变化着,都是由于扩张海底的地壳从洋中脊迁移而造成的。地学界普遍接受了活动论的观点,并逐渐形成了板块运动学说。由于与被称为“环太平洋带”的太平洋板块周围的状态相关,这个地区内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等都十分活跃。由于印度洋大陆与亚欧大陆间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在大陆板块彼此碰撞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了大陆与大陆间的冲突带,也造成了大褶皱山脉。
第4个回答  2020-11-08
各种各样的都有,公鸡人头呀等等累是肯定的。我上大学那会去做了个分拣兼职,我们同学三个一起去百世快递分拣的。当时好像是双十二,早上7点校园门口集合,一个小时到了地方。出来了一个小领导,吊吊的。简单说了几句,说最多的自然是手脚麻利点,服从安排。我和我同学被自热而然的分开了,我和另外两个人一组,三人一组,靠在传送带的两边。传送带旁边有女员工在那扫码,扫之后直接就扔到后面,也就是我们的前面,快递在那女的手里面飞速抛向我们,她扫了之后基本都不看的,无脑扔向我们,我们三没被少砸。砸到没问题,主要妈的这女的手太快了,我反正基本都捡不过来,我们那一片区域都是快递盒子,(三人一个区域,用铁栏杆围起来)。本来我还觉着冷,捡了一会就热了起来。这还不是最难受的,难受的是你得弯腰起来把快递装到袋子里面,袋子提前套好,搞完一袋子你还得封起来,也是不好搞,搞了半个小时就汗流浃背了。我都忘了怎么渡过这一上午的。中午管顿饭,土豆、白菜米饭。不好吃。 下午一点来车了,所以兼职的开始去上面接货,把大袋子用小刀划开,基本两个人一组,接一个大袋子,然后划开,里面是小袋子,扔到下面的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