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萧疏彭泽高风怡五柳中的典故和诗人

三径萧疏彭泽高风怡五柳中的典故和诗人

陶渊明有关。诗词出自李渔的《笠翁对韵》·九佳,全句:三径萧疏,彭泽高风怡五柳;六朝华贵,琅琊佳气种三槐。 

陶渊明曾作作彭泽县令,后辞归,宅旁有五棵柳树,因此自号五柳先生。《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句。彭泽高风即指陶渊明的高尚风度。

陶渊明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文章立意新奇,剪裁得当;采用白描手法,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行文简洁,绝无虚词矜誉。

扩展资料:

陶渊明是东晋到刘宋初有名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的诗文处处可见对田园风光的无限向往和规划。在早期陶渊明虽曾经辗转多个地方做过士官,但其内心仍然还是寄情于山水,要不然怎么会有人称他为“五柳先生呢”,来无影去无踪,就隐匿在在葱葱翠翠的柳树之中。

陶渊明从不靠别人施舍,只为而活,别人欣赏他的才华想问他叫什么,他称五柳先生。可见其对生活的热爱是多么强烈。

他也是为数不多的写了大量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二十首》是最为杰出的代表,特别是在诗中也强调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憧憬,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寄托了多少人的情怀,同时“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偏”强烈的表达了他此时对历史现实的不满和当时的残酷的社会状况。“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也反映了陶渊明不愿意面对凡尘世俗,一味地在躲避的境况。

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的影响,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很透彻的宣泄了当时陶渊明的内心想法,可以说他是兼顾了儒家和道家的两种思想,把两家思想运用的炉火纯青;

再次的认为他以后热衷于山水埋下了伏笔。最后的那几年陶渊明终于狠下心让留恋于田园生活中,晚年也算是过得安详,他留给后人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都是精华的收藏品,恍惚之中还是会看到他在山水之间的样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柳先生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笠翁对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2
陶渊明曾为彭泽令,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不做,归隐田园。在门前种了五棵柳树,号称五柳先生。
这两句是说道路清冷疏散,陶渊明那高蹈遁世的隐士情怀留在了门前那五棵柳树中
第2个回答  2017-12-09
陶渊明曾为彭泽令,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不做,归隐田园。在门前种了五棵柳树,号称五柳先生。
这两句是说道路清冷疏散,陶渊明那高蹈遁世的隐士情怀留在了门前那五棵柳树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1-24
和陶潜 有关
第4个回答  2017-12-24
陶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