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抛砖是什么砖呀?跟那些全抛釉的有什么区别吗?

如题所述

从工艺流程上看,瓷抛砖流程分为两种:

(1)干法:二次布料(砖坯上布薄料)——压制——干燥——表面装饰(喷墨渗花、效果釉等)——烧成 ——抛光——防污处理

(2)湿法:布料——压制——干燥——淋浆——干燥——表面装饰(喷墨渗花、效果釉等)——烧成——抛光——防污处理

抛釉砖工艺流程:布料——压制——干燥——施面(底)釉——表面装饰(喷墨、丝网、滚筒)——上透明釉(效果釉)——烧成——抛光——防污处理

从瓷砖结构上看瓷抛砖:坯体+精细粉料、渗透墨水(效果釉)、助渗剂

抛釉砖:坯体+面(底)釉+墨水、色釉+透明釉(效果釉)

所以在抛光阶段瓷抛砖抛的是烧成后的瓷质层,抛釉砖则是抛透明釉。

从原料结构上看

瓷质层则是表面装饰后的精细粉料:瓷质层采用比普通粉料更加精细的精制粉料。渗透墨水则是自然界可发色的元素如钴、镍、钛、铜、铁等直接离子化,经过化学法与有机溶剂(发色剂)结合,变成有色溶液,然后在烧成的过程中氧化发色。其中,以多孔的纳米SiO2为发色剂。助渗剂起到克服表面张力帮助墨水向下渗透到精细粉料层的作用。

釉层为透明釉:釉主要是长石类熔剂、熔块与助熔剂。其中助熔剂能促进高温分化反应,调节釉层物化性能。

从微观结构上看

瓷质层:喷墨渗花后瓷抛砖表面为立体渗花的瓷质层。瓷质层烧结后致密,显微结构显示有莫来石、玻璃相、石英和气孔。瓷质层中的黏土和玻璃相都会形成莫来石,与玻璃相相比,莫来石相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尤其网状的莫来石强度最高。莫来石构成瓷质层中玻璃相的骨架,明显改变瓷质层的强度。

釉层:抛釉砖产品表面为平面印花(或喷墨打印)后加施透明釉层。烧成后釉层的显微结构由大量的玻璃相、少量的残留和析出的晶体、气泡组成。氧化物(如SiO2)在釉层中以四面体的形式互相结合为不规则网络结构。

两者都有较高机械强度、防污性能,但在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等性能上存在差别:

(1)色彩:从颜色种类上看:喷墨渗花现阶段颜色还不够丰富、齐全,抛釉砖产品的发色种类多于喷墨渗花且纹理会更加细腻。

但从花色的视觉效果上看:喷墨渗花工艺是在瓷质层内部发色,花色立体感更强。但由于墨水渗透到精细料层后有一定的扩散,从而导致抛光后细节有一定的变化。所以与相互堆叠的超细粉墨水在细节的表现力上尚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两者各有优势。

(2)耐磨性:抛釉砖产品表面为玻璃质透明釉,硬度较低(莫氏5度以下),耐磨度较低。瓷抛砖表面为致密瓷质层,耐磨性良好,莫氏硬度达到5.5~6。能应用到包括商业场所在内所有场合。耐磨性:瓷抛砖>抛釉砖

(3)光泽度:透明釉的原理是光线通过釉层碰到坯体后一部分反射回到眼睛,属于光的镜面反射,通常100%。瓷抛砖则是光线碰到瓷质层漫反射回到眼睛,保证观看美感的同时不刺激眼球。在仪器测量光泽度相同的情况下,人体感官瓷抛砖好于抛釉砖。

(4)耐化学腐蚀性:釉层与水、酸、碱接触时,会不同程度的与这些介质发生离子交换、溶解或吸附反应,其侵蚀机理与玻璃相似。在网络结点上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之间进行,接着从釉中萃取出阳离子,破坏其硅氧键等,所以透明釉玻璃质耐化学腐蚀性能稍差。而精细粉料在经过高温烧结后形成致密瓷质层,耐化学腐蚀性能良好。

耐化学腐蚀性:瓷抛砖>抛釉砖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瓷抛砖在各方面表现都要优于抛釉砖,瓷抛砖以超越天然石材的丰富色彩和质感,高度迎合了高品质家居生活人群对简洁和自然的极致追求。饱满、温润、厚实的质地,尊贵典雅的花色,再加上更好的立体可加工性,实现了瓷抛砖的实用性、装饰性互相叠加,给了设计师更多的选材优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8
创锐小助手
1、温润质感
新型瓷质面材,令瓷质表面温润厚重,表面面料与花岗石、大理石组成类似,但在材质硬度和耐酸性上较普通石材更胜一筹。
2、仿石质感
具有渗透性的喷墨墨水,在面料中引入助色材料,数码喷墨渗透工艺,立体呈现逼真仿石质感。
3.通体质感
瓷抛砖采用新型装饰工艺与手法,研发通体一次布料技术,使产品在外观上具有通体感。
4.耐磨耐污
通过新材料运用,瓷抛砖与表面为玻璃质材料(如釉抛砖、抛晶砖等)的陶瓷墙地砖相比,具有更高的耐磨特性与耐污性。
第2个回答  2019-06-14
瓷抛砖是陶瓷墙地砖的一种全新品类,其表面为瓷质材料,经印刷装饰,高温烧结,表面抛光处理而成。与全抛釉的陶瓷墙地砖相比,更耐磨,质感也更加温润,纹理更加逼真,像卡米亚玉质瓷抛砖还是行业独有的透光性瓷砖,是有专利证书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