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的介绍

如题所述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考核期末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所有者权益同考核期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

计算公式

资产保值增值率=期末净资产总额/期初净资产总额X 100%

资产保值增值率=100%,为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为资本增值,反之为资本减值。

扩展资料:

计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剔除因素:

在计算期末净资产总额时,有些因素通常需要剔除。应剔除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因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增加的资本金;

2、因国家专项拨款、各项建设基金增加的资本公积;

3、由于国家对企业实行先征税后返还办法增加的资本金或资本公积金;

4、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评估增值或减值所造成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5、企业接受捐赠增加的资本公积;

6、其它非正常性变动造成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什么是期初净资产总额

计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期初期末都是负数,资产保值增值率也是负数。

1、计算公式

资产保值增值率=期末净资产总额/期初净资产总额X 100%

资产保值增值率=100%,为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为资本增值,反之为资本减值。

企业开展经营,期初净资产总额代表的应该是企业在考核期内从事经营的“原始资本”,即实际从事经营的可控资本。例1,乙企业在考核期内的“原始资本”,即期初净资产总额应为上年度利润分配后的净资产总额,虽然乙企业2000年末净资产为100万元;

但其中10万元在2001年初即分配给投资者,这10万元并未参与企业2001年的运营,实际参与2001年运营的资本只有90万元。因而在计算资本保值增值率时,乙企业2001年期初净资产总额应为90万元,同理,丙企业2001年期初净资产总额应为85万元。

扩展资料:

剔除因素

在计算期末净资产总额时,有些因素通常需要剔除。应剔除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因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增加的资本金;

2、因国家专项拨款、各项建设基金增加的资本公积;

3、由于国家对企业实行先征税后返还办法增加的资本金或资本公积金;

4、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评估增值或减值所造成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5、企业接受捐赠增加的资本公积;

6、其它非正常性变动造成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净资产 = 资产 - 负债

净资产就是所有者权益。期初净资产总额就是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净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净资产总额+期末净资产总额)/2

两个比率,都是分析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速度越快,企业销售能力越强,越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形式,加速资产周转,带来更多的收益。

扩展资料:

1、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

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大体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流动性大的资产如“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排在前面,流动性小的资产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排在后面。

右方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要求清偿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需要在一年以内或者长于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偿还的流动负债排在前面,“长期借款”等在一年以上才需偿还的非流动负债排在中间,在企业清算之前不需要偿还的所有者权益项目排在后面。

2、账户式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各项目的合计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合计,即资产负债表左方和右方平衡。

通过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内在关系,即“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