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短短一句话,但不由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在当前社会变更日益加快的年代,学会学习比掌握专门知识更为重要,学会学习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学会提问。所以,我们要从时代发展需要的大处着眼,从课堂教学小处着手,从基础抓起,把小学生学会提问作为首要问题来抓。
一、 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提问。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如在教“圆的认识”一课时,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了小猴子坐椭圆形车轮的小车和坐方形车轮的小车颠簸起伏的画面,乐得学生前仰后合,学生自然会想提问:为什么圆形车轮的小车不颠簸;坐椭圆形车轮的小车和坐方形车轮的小车却如此颠簸?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得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对未来的期盼,吸引他们去提问、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其次是教师要勤于积累资料和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恰当运用图片、乐器、电脑课件、音像资料等,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疑问,使学生想提问。
二、优化师生关系,让学生敢提问。
我们的传统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强调的是教师的“教”,以及知识的内在规律和逻辑等,这就有了师道尊严、书本经典的思维定势。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呈现出一种“服从”态势。学生处在一种高度紧张和一片沉寂的气氛中学习,长此下去,学生没了疑问,也不需要提问,创新的意识从何萌芽呢?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我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常用商量的口吻提问,以激励学生发现创造。“你有什么疑问吗?”“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哪个更合适?”等等,我始终处在从旁指点的地位,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则处在主体实践的地位。我还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质疑,“你的问题提的好”,“你的看法很独特”等评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努力在课堂中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时我还时刻注意鼓励学生向老师、向经典挑战,认真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和独特的想法,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敢于提问提供一片温磬的土壤。
三、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会提问。
从心理角度说,好奇和好问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小学生求知欲的表现,我们要善于利用小学生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小学生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心态,有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因课前教室布置学生每个人制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并分别把量出各角的度数标上。)我得意自信地说:“我不用量你们手中的每一个三角形的角,只要你告诉我其中每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度数,老师定能准确无误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不信就开始吧!”结果学生一个个报出,我一个个答对,可神奇了。这时,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便产生这样的问题:究竟三角形的内角度数有什么规律?从而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规律。
总之,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爱恩斯坦说的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