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末年,藩王们为何没能撑起明朝半边天呢?

如题所述

明朝的藩王制度真是一言难尽啊。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各地成为藩王,作为拱卫大明江山的支柱,然而到了明朝的末年,当国家动荡飘摇的时候,明朝的藩王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呢?

明朝的藩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的关键其实在于他们既无能,也无力。朱元璋立国之初是打算以自己的儿子作为藩王,成为拱卫大明的柱石的,但当时的藩王都是朱元璋的儿子,他这个想法自然没错。不过可不见得其他人都是这么想的,藩王的存在在很大的程度上削弱了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而且藩王的势力也是对朝廷的一种威胁。

朱元璋刚死,尸骨未寒,他所指定的接班人朱允炆皇位还没坐稳,还不等改元就举起了削藩的大旗,矛头直指朱元璋亲自制定的藩王制度,数个藩王被废,更有藩王被逼死。以此为导火索,引出了明初历史上意见重要的事件,也就是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

燕王朱棣以藩王的身份起兵靖难,最终成为了历史上唯一起兵成功的藩王,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赶下了皇位,自己也从燕王变成了后来的永乐大帝。但并不是说朱棣登基之后,藩王的问题就解决了,从藩王起家而成为皇帝的朱棣,实际上心中更是知道藩王可能造成的威胁,他自己做初一,自然不想别人做十五。所以明朝的削藩并没有因为朱棣登基而停止,只是朱棣本是藩王出生,其做得比朱允炆更隐蔽也更高明。他更多的是在削弱藩王的兵权与实力,而非如同朱允炆那样要把藩王赶尽杀绝。

朱棣的针对藩王的政策一直在明朝持续,到了正德年间,又出来一个想要做朱棣第二的宁王反叛,虽然没有成功,但使得明朝的君臣对于藩王,那是看得更紧了。所以到了明朝中晚期,明朝的藩王,更多的是等于朝廷养在封地之中的猪一样,不能插手政务,不能插手军务,如果藩王敢于公然插手这些,恐怕第一个就会被当做是图谋不轨,遭遇到朝廷的打压。也正因为如此,明朝将这些藩王养成了朝廷的蛀虫。到了后期尾大不掉,却又解决不了。

藩王在朱元璋设计之中本是支撑大明的柱石,但在朝廷两百多年的提防之中,已经被养成了猪,要能力没有能力,空有钱财,但又不敢插手军政。到了最后的明朝末期,国家动荡之时,这些藩王的地位就更是尴尬了。当时义军四起,朝廷左支右绌,这个时候要是真有一个藩王出来,出钱出力组织军队剿灭义军,干了朝廷都做不到的事情,那是不是天下众望所归,这恐怕他会代替义军成为朝廷打击的主要对象。

明朝的藩王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眼光,更看不清形势,这一点从南明的时候,他们的内斗就可以看出来了。两百多年中央的提防,藩王除了吸取朝廷的供养,其余不起反作用就已经算不错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6
这是因为这些藩王们的权利受到了限制,同时当时也处在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之下,所以他们不能撑起半边天。
第2个回答  2021-11-16
因为藩王们的权利被削弱的差不多了,而且不够团结,所以没能撑起明朝半边天。
第3个回答  2021-11-16
这是因为在明朝的时候,中央集权高度的集中,所以导致这些藩王们不能撑起明朝的半边天。
第4个回答  2021-11-28
因为藩王们没有做出合理的预判,没有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所以没有撑起明朝的半边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