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令人反思的关于佛旬散文的如菩提树这些描写的!

如题所述

一、作者简介
  罗宾德拉纳特•æ³°æˆˆå°”(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是印度近代著名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在诗歌、戏剧、小说、哲学、政治及音乐绘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作。他的全部作品构成印度文艺复兴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的一个重要历史侧面,对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艺运动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1961年5月7日,泰戈尔诞生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一个商人兼地主家庭,属波罗门种性。加尔各答当时是印度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所。泰戈尔的家庭在加尔各答知识界颇有影响。祖父、父亲都是社会活动家兼学者,兄弟姐妹中有许多人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均有成就。泰戈尔的少年时代在一个充满知识、智慧和理想的氛围中度过,领受了印度传统文化和近代西方文明的熏陶。
  泰戈尔自幼喜欢诵读《吠陀》和《奥义书》中的诗歌,从小就醉心于诗歌创作。他曾几度进入东方学院、师范学校和孟加拉学院,但刻板的学校生活、粗暴的教育方式,使他恐怖而厌恶。他没有完成学校的正规学业,而是在家中接受父兄的教育。家里为他请了家庭教师,讲授梵语经典、文学艺术。他经常参加家庭文艺演出会。此外,他还从村妇、石匠、帮工和农夫那儿,聆听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这样,他从小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八岁开始写诗,17岁发表叙事诗《诗人的故事》,并协助二哥办《婆罗多》杂志。
  1878年,泰戈尔遵照父兄的意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以便回国后做一名律师或文职官员。但他的诗人气质促使他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经过西方文明洗礼的泰戈尔回到祖国,专心从事文学创作。不久,他跟随父亲和哥哥旅游屯印度北方,接触社会,欣赏瑰丽的自然风光。1884年,他参加“梵社”并任秘书。历时20年。当时他与保守民族主义者兼大作家般给姆•æŸ¥ç‰¹å‰åœ¨æ‚志上展开了关于印度社会理想的辩论。
  这时期是作家创作上的探索阶段。在著名的抒情诗《晚歌》(1882)和《晨歌》(1883)中,畅饮着青春之酒的泰戈尔,纵情地抒发青春的欢乐,描述甜蜜的情恋和绚丽的大自然。1886年发表的《新月集》洋溢着纯朴的母爱和儿童天真烂漫的幻想。由于这部诗集的问世,泰戈尔被誉为“儿童诗人”。总之,这时期泰戈尔的诗宛如一泓清泉,湿润了枯寂的印度大地,开创了一代新诗风。
  当时印度正处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英国殖民主义者既在经济上对印度进行掠夺,又从文化上对印度加以渗透。作为殖民地的爱国知识分子,泰戈尔敏锐地意识到印度应该在协调东西方文化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他说:“在印度,当我们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化西方文明中永恒的东西时,我们将处于协调两个伟大世界的地位。”从此,泰戈尔或者在加尔各答协助父亲从事社会改良运动,或者在乡下的庄园里积极探索农民问题。
  1890年,他应父亲的请求,接管了家族的产业,定居在流经家园附近的帕德玛河的一条船上。他经常泛舟河上,到处飘流,饱览了湖光山色,广泛地接触了乡村社会,目睹了农民的艰辛痛苦的生活以及英国殖民当局的专横暴戾。残酷的现实震动了诗人的心弦,他对地主剥削制度开始进行抨击,对殖民当局表示愤概。1898年,他挺身而出,撰文抨击殖民当局对民族激进派领袖提拉克的迫害,并怒斥对孟加拉的分裂政策。1894年,他担任孟加拉文学协会副主席。
  泰戈尔这时期的创作是丰富多彩的,诗作达九卷之多,其中包括优秀诗篇《云使》。1894年,他写了著名诗篇《两亩地》,1900年,他在民间故事基础上写了《故事诗》,这是最为印度人民传诵的诗篇,是大中小学必选的文学教材。这段时期最重要的创作是一百余篇短篇小说,他那脍炙人口的《喀布尔人》、《素芭》、《摩诃摩耶》等许多作品,都可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林。
  1901年,他离开舍利达家园,抱着改造社会的目的,投身到教育改革中。他在圣地尼克坦创办了一所学校,从事儿童教育实验。在他呕心沥血的培育下,这所学校在1921年发展成为亚洲文化交流的国际大学。
  1905年,英国推行孟加拉分裂政策,印度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诗人闻讯后,毅然离开乡村,来到加拉加答,投身于民族独立运动。他慷慨陈词,发表演说,抵制英货,领导示威游行,并创作了不少激动人心的爱国歌曲。不过这时他的思想十分矛盾,他既主张与殖民主义作斗争,又幻想通过宗教、教育和道德手段来实现民族自治,反对暴力斗争。
  但是,泰戈尔仍是随着时代步伐而前进,没有安于象牙塔里的生活。当1919年英国殖民者在阿姆里察屠杀手无寸铁的印度人民,迫使印度人民奋起反抗,掀起了第二次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时,泰戈尔马上写信给英国总督,表示抗议,坚决抛弃英国政府所授予的爵位和特权,支持群众斗争。
  这时期是泰戈尔一生创作的最辉煌时期。尽管泰戈尔的世界观经常处于矛盾之中,但在文学上仍提供了大量反映民族独立运动的作品。如191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戈拉》,虽则是描写19世纪70、80年代的印度社会生活,实则展示了20世纪早期社会及其时代特征。这部史诗般的小说描述了印度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正统派新印度教徒和梵教徒在印度民族独立问题的斗争。他还写了剧本《赎罪》《顽固堡垒》《红夹竹桃》等,其中以《红夹竹桃》最有影响,可以说开创了戏剧的新天地。
  这时期泰戈尔的诗歌达到了完美的地步。1912年问世的抒情诗集《吉檀迦利》,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它以优美的抒情格调和秀丽的诗句,表达他与神交流自己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炽烈情感。1913年,泰戈尔又先后发表了诗集《飞鸟集》和《园丁集》,它们荡漾着对人和自然的热爱情感,对于人在世上的使命寄于了更大期待,人必须把世间变成天堂,而不是往别处寻找天国,显示了比《吉檀迦利》更为积极的进取精神。
  1919年,印度掀起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泰戈尔的思想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他声明放弃英王授予他的男爵称号,以示对英国殖民者的抗议。他四处奔走,寻求印度民族的出路。他于1916年到过日本和美国,1920-1921年访问法国、丹麦、瑞典、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24年访问中国,1930年到过苏联。他在各国发表演讲,反对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他开始反省自己的思想,创作上的神秘主义色彩和改良主义情调被政治热情和战斗精神所取代。1941年8月7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的祖宅里去世。
  泰戈尔的创作生涯长达60多年,留下了数量惊人的文学作品。他的诗要主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主要剧作包括《邮局》《摩克多塔拉》和《红夹竹桃》;《沉船》和《戈拉》是长篇小说的代表作;短篇小说的优秀之作有《摩诃摩耶》《喀布尔人》等等。
  他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以印度的传统哲学思想为主,但也受到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他接受了印度教正统派的哲学思想,认为作为宇宙精神的“梵”与作为个体精神的“我”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梵我合一,达到最高的快乐境界。同时他也提倡东西方文化互补论,主张向西方学习,而不以东方的精神情感抹煞西方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观。
  在诗歌创作方面,他在50余部诗集均用孟加拉语和英国写成,因此,他拥有世界范围的广大读者。在诗歌创作技巧上,他受到印度古典文学和孟加拉民间诗人的抒情歌曲的影响。而他更赞赏不押韵、不雕琢的自由诗。他说:“标出诗的格律没有用处——为了领会一首诗之美用不着从学究那里去学习什么。有一件事情我注意到了,不懂世故的心灵能抓住诗歌的可爱之处,那些分析诗歌的人们决不会决得到的。他们已经失掉了心灵这种本质,或者从来就没有过。问题是,诗歌必须以同情与感觉才能接近。”泰戈尔所推崇的自由诗不是印度传统的诗歌形式,所以,在诗歌创作方面,他主要接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