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中,能够表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黑体辐射B.光电效应C.光的干涉D.光的衍

下列现象中,能够表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黑体辐射B.光电效应C.光的干涉D.光的衍射

能够表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关系式;Ek=hν-W0,即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ν为光的频率,W0为逸出功,就是电子脱离金属吸引需要做的功,为光的粒子说奠定了基础。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出了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光的频率,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与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普朗克常量进行比较,成为了光电效应方程的第一次实验验证。康普顿用光子的模型又成功地解释了这种光的粒子说。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公式;hf= Ø+mv2/2  ,其中 Ø 是功函数,代表着电子被激发所需要的最小能量,这个能量其实就是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吸引力。

当hf0= Ø时,f0就是临界频率就是能使待定材料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实际物理要求动能必须是正值,因此光频率必须大于或等于极限频率,光电效应才能发生。

扩展资料

光电效应发现历史;1887年赫兹正在进行着验证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的电火花实验,实验中赫兹用两套放电电极进行实验,一套产生振荡,发出电磁波,另一套作为接受器。他意外地发现,如果接受电磁波的电极受到紫外线的照射,火花放电就变得容易产生。

赫兹发现了这个现象,但是无法解释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就这样光电效应现象被发现了,但是发现这个现象的当事人既没有给这个现象取上一个像样的名字,1891年,德国的菲利普·莱纳德在赫兹的指导下开始从事阴极射线特性的研究,但他对赫兹发现的光电效应也十分感兴趣。

他用实验对产生光电效应过程中各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重要规律: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数目随入射光的强度增加而增加,但光电子的速度,莱纳德的这个实验结果用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且与当时的物理学理论相冲突,所以没有命名。

1905年3月爱因斯坦他受普朗克量子假设的启发,极具想像力地运用相对论和光量子理论解释了莱纳德光电效应实验的结果,列出了光电方程式,爱因斯坦的这些论述与詹姆斯·麦克斯韦光的波动理论相互矛盾,无法解释光波的折射性与相干性,因而当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支持和理解。

密立根注意到了爱因斯坦的这篇论文,他并不认同爱因斯坦的理论。在此后的十年,他花了很大精力进行光电效应的实验研究,本意是希望进一步证明经典理论的正确性。1916年密立根发表了他的实验结果,验证了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光电方程式,反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正确无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光的粒子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24
A、黑体辐射随着波长越短温度越高则辐射越强,所以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并不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错误;
B、C、D、光的干涉、衍射、色散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