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并区分哲学中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

如题所述

主体客体化:

人通过实践活动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方向性上,主体走向客体,我→物。更具体地说,人的实践活动就是最直观表现。比如,你根据脑中既有的知识(主体性,意识),通过锤敲修补(实践),雕刻出了一具雕像(对象化的结果)。

客体主体化:

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的生命结构因素或本质力量的因素。方向性上,客体走向主体,物→我。更具体说,人的认识活动就是最佳体现。比如,你见识过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也学过雕刻的相关知识。

你脑中就获得了客体的因素,即这个雕塑的高度,材质,雕刻方法等。我们知道,雕塑作为物是不可能进入我们大脑的,所以主体将其转换为意识这一形式,保留在了脑中。

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辩证运动,交替往复,形成了存在与思维相互关系的基本逻辑形式

总结:

所谓主体可以理解为人的思维,客体可以理解为被思维着的存在。那么我们把名称替换一下,主体客体化就意味着思维存在化,也就是说我们思维的对象变成了思维本身。客体主体化就意味着存在思维化,我们思维着的那个存在融入进了思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8

所谓主体客体化就是主体通过能动而现实的实践和观念的方式,对实践客体的积极的作用、影响和改造,以及将主体自身的各种本质力量和主体性结构能动地对象化出去。

并渗入、融合到客体之中,使客体成为一种属人存在,成为主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主体的“化身”和“投影”,成为确证和体现人的主体性的“作品”的过程。

简单的说就是:人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把自己的目的、计划、愿望变为同主体相对立的客观实在即客体

所谓客体主体化指作为同实践主体相对应的并发生着现实相互作用的实践客体。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实践主体所产生的一种反向性作用和影响,并且使客体性的东西转化为主体性的东西的过程,是客体在主体身上映现自身、确证自身和实现自身,是主体被客体所改造,是主体的完善和发展。

简单的说就是:在主体反映和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客体移入人脑,经过改造成为人的思想、知识,或者在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中,使自然物成为人的工具,延长人的器官,直接从属于主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