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的目标不明确

大学生自己学习目标的缺失,不管是在一般的大学,还是在重点大学,这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冲着考入一所名牌大学的目标,日夜拼搏,努力学习。然而进入大学后,更加强调自主学习,没有了教师和父母的指导,就失去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空余时间不知如何管理,漫不经心:有的学生表现为没有主见,别人考什么证参加什么培训班,在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下,盲目跟风;有的学生学习相当被动,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作业后,就无所事事,沉迷于网络和游戏;还有的学生脱离了自身的实际情况,树立了大而空的目标。这些都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的表现。

2、学习态度不端正

现在的大学生中,很多人对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在学习中,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表现在遇到上课老师点名的课就去听,课后就是玩游戏、听歌等;平时对学习内容不加以主动消化,把希望寄托在考前的划重点。同时,对实践课程不予以重视,不太注重自己能力的发展,思维还像初高中一样,过于注重考试中的分数和考试的结果,对自己的能力是否有所发展不闻不问。对待必修课和选修课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态度,轻视选修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

3、学习方法不当

初高中的学习方法是老师手把手地教,指导学生应该学什么,应该怎样学。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并予以应用。进入大学学习生活后,失去了教师的监管和指导,更需要的是一种自觉的精神。有些学生一下子无所适从了。大学里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上课听听做下笔记、考前死记硬背。这样的方法对积累知识、培养专业技能不能起到一点帮助作用。事实上,大学的学习更加注重独立思考和勤于思考的精神。在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中,“学而不思、思而不深”的现象普遍存在。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思考对学习的重要性。没有独立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要真正的学习,必须学会独立思考。但是,还有很多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精神,依然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当代大学生在做论文和课题研究时,绝大多数都没有做到深入探讨和挖掘,只是浅尝辄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二,大学生的生活问题

大学生不光要面对学习上的问题,以前在家里都是家长手里的宝宝,事事都有家长安排,来到大学以后,衣服需要自己洗,事情需要自己安排,同学之间的为人处世,室友之间的关系处理,这都是大学生必须学会的东西,大学生还要搞好和导员之间的关系,同时大学生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在大学基本来说就接触社会了,不能被骗,被坑,要学会分辨对错,要能经得起诱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4-08

主要问题是:身份的转变,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更详细点说,就是很多人突然面对学习方式的巨大转变很不适应。以前是很多熟悉的同学一起学习,但是当来到大学以后可能就不是这样了,里面的同学可能是上了一个学期的课也不一定能认识几个同学,这就很考验一个人独立。大学需要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需要我们适应一个人独立也可以干很多事情,还有

就是宿舍的环境。不要因为宿舍安逸的环境就随波逐流觉得室友都不学习那我也不学习了,这种心理最为致命,因为可能你的室友来学校只是为了体验大学生活的。以上就是所有的原因了,整理信息很累,但是能帮到大家还是很开心哒,赞同的话就点个赞再走吧~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