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出生于重庆的著名中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0

1.历史上有翁全海医生这个人吗

虚构人物。《老中医》翁泉海的原型人物就是孟河医派传人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的结合体。这几人都是孟河医派的传人,为了此医派,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他们共同努力着,为中医的传承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而电视剧中翁泉海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治病救人他先是在自己的家乡开医馆,后来去到了大城市上海开医馆,用他的医术造福了人们,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翁泉海的中医手法乃至自己这个人受到了很大的排挤。

孟河医派作为著名医派之一,其形成可追溯至东汉三国时期。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为了孟河医派的传承,不遗余力,共和国建国前后许多著名中医专家皆传承于孟河医派,这几位可以说是响当当的人物。

而中医在民国时期是最艰难的时刻,因为西医大举进军,洋人为了赢取暴利不顾及百姓的安危,为此中医西医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其实中医跟西医的融合是必然的。

2.历史上记载最为长寿的奇人,李清云真的活了256岁吗

世界最长寿的人——李清云活了256岁!震惊世界 经常看到电视上经常有说有人活了120多、160多岁,其实这个并没什么, 我国的一位老中医,李清云先生,就活了256岁,而他是一位素食主义 者! 李清云出生于1677年,死于1933年,在世256年岁,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 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

在他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 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的时候,仍常去大 学讲学。

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清云一生娶过24个妻 子,子孙满堂。

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 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3.历史上有没有一位叫李清云的人物

确实有这个人

【基本资料 】

李清云(1677-1933年),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但无确切史料考证。在他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 *** 的特别奖励。在他200的时候,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清云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180位后人。当时的 *** 与时代杂志都做了报道。按照这个年代推算,他应该生于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在世256岁,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

4.历史上有名的女中医

历史上有名的女中医如下:

1、义妁,汉武帝时河东(今山西省复县)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

2、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年),上党(今山西长治)人,是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一。她是晋代著名炼丹术家、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

3、张小娘子是北宋嘉祐年间的著名民间女医师,相传其神奇医术为山中仙人所授,并受赠《痈疽异方》。其貌美心慧,精通百草,扶危救弱,声名远播朝野,为我国古代四大女医师之一。

4、谈允贤(1461年-1556年),明朝江苏无锡人,出生于医学世家,中国古代四位女名医(汉代义妁、晋代鲍姑、宋代张小娘子、明朝谈允贤)之一。

5.历史上的李清云究竟是何人

一个网上回复说,他祖上听过他的讲座,他的子孙也在世能证明。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份博客说: 2006年05月23日02:28 重庆晚报 “中国最长寿的人曾在重庆开县生活过,并与当时的川军将领杨森有过交往。他不仅活了256岁,还著书立说,他就是李青云……”近日,重庆开县传媒网上一条100字的短文迅速被各大网站转载,勾起公众对李青云长寿之谜的关注。

民间传说开县一老人活了256岁 民间关于李青云的传说大约有出生地、年龄和与川军将领杨森的交往等内容。有的说李青云1677年出生于云南,死于1933年。

他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得当时go-vern-ment的特别奖励。他200岁时,仍去学校讲学。

又有传说,李青云是四川綦江(今重庆市)人,主要生活于清代。还有传说他是生于上海附近。

李青云酷爱体育运动,足迹遍布四川、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江苏、安徽、福建,乃至新疆、 *** 一带。他每到一地,都要详细考察当地的民情风俗,重点了解中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和气功导引活动的情况。

关于他的年龄,据说主要是根据他1928年所撰《长生不老秘诀》一书的自述。他在书中说,长寿的关键在于健身。

李青云提出用“刚柔相济,阴阳调和”的方法锻炼身体。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还有一种版本是,1926年(亦说1927年),杨森驻军万县(今万州),听他的副官说开县陈家场有一位奇人李青云,有250多岁。杨森当即命副官把李青云接来万县传长寿之道。

李到时,万县城万人空巷观看。他一袭蓝布长袍,一双厚黑布袜,脚穿草鞋,望之如五六十岁,目光炯炯,声若洪钟。

据称李13岁随三位采药老者云游四海走遍天下,常年在深山老林,靠药材充饥,吃得最多的是何首乌、黄精等,一晃就是200多年。 也有一种传说是,1926年杨森在万县主持建“森威桥”(后改为“万安桥”)时,邀李青云赴万州参加大桥落成仪式,当时万县万人空巷争相观看这位200多岁的李神仙云云。

记者调查 “神仙”原来是传说 既然是一位地方传奇人物,那么史书上有没有记载呢? 近日,记者先后到开县、万州等地图书馆、档案馆以及地方史志编纂部门和民间走访,并查阅了重庆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的民国人物志等资料,试图找寻李青云的蛛丝马迹。 在开县档案馆,工作人员说,民间的确有传言,李青云在开县一带活动过,但档案馆里没有找到关于此人的资料。

《开县志》老编辑向明阳说,上世纪90年代,在修《开县志》时,有人送来一篇关于李青云长寿的文稿,内容与民间传说相差无几。文中记载:1806年—1814年间,李青云居开县陈家场,以采药治病为生。

“因为当时提供这条史料的人无法找到更可资证明的材料,在审定此稿时编辑们认为不可作正史收录。但考虑到他是地方传奇人物,就收录到县志的‘附录’里。”

记者来到开县陈家场,先后走访了几位70岁以上老人,得到的回答是“确有其人”,但谁也不能确证。至于李的后人更是无人知晓。

万州区史志研究编辑办公室总编室主任黄玉华在编辑《万州志》时收集到同样的资料,但他认为不可信,就没有收录。 那么,更早的史志上有没有记载呢?黄带记者查阅了编纂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的《民国志》,均未找到李青云的踪迹。

而万州图书馆里也没有关于李青云的只言片语。 对于李青云1928年所撰《长生不老秘诀》一书,记者在三地图书馆都没有找到索引。

而李青云1927年应杨森之邀参加万县“万安桥”落成庆典之事,记者查阅了《重庆市志—报业志》、《万县市志》(桥梁篇)等,关于“万安桥”记载中并无李与杨交往的记载。 李青云生于我市綦江的说法也无从考证。

记者托云南昆明的朋友到当地文史部门查找,也无李青云的记载。 昨日,第三军医大学遗传教研室王燕副教授认为,人活到256岁是不可能的。

1986年《气功》杂志第六期又刊载开县籍人刘成勋所写“忆二百五十六岁的长寿老人李庆远”(即李青云)的文章。笔者利用参与编修地方志之便,对李青云在开县的活动情况,广为收集,现将所得资料加以整理,供有兴趣者参考。

李青云,原名陈远昌,籍贯不详,传说是上海附近的人,又说原籍云南省。约在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前单身一人来到开县陈家场上。

李身材魁伟,体态肥胖,秃头无发,皮肤光滑无皱纹,肌肉结实,来时约摸五十有余岁年纪。但自称已一百五十多岁(一说九十多岁到开县定居),在一百年前来过开县,能讲出陈家场附近百年前的人名和情况。

李会武功,以卖草药为生,先借住于陈家乡石龙村(现龙凤村),后移往开县(现兼善乡平和村),并娶妻向氏,定居于此。

6.名中医李阳波的出生年月

李阳波是我院名医,虽然英年早逝,所幸其三名弟子,刘方,刘力红,唐龙皆有大成。

李阳波,号八卦,生于1947年,卒于1991年,广西平南人氏。其父为当地著名中医。其幼就学城,为南宁市第一中学“老三届”高才生,逢“文革”失上大学之机,愤而励志,自学中医焚膏继晷,埋首岐黄,并得多名异人传授方术。1982年毕业于南宁业余中医专科学校。生前致力于医、易、道的系统研究及现代运用,并于传统经、史、子、集诸学均有广泛涉猎,从中创造性地提取了宇宙生物观和宇宙社会观的重要思想观点。1983年于“医易道阴阳术教隐谦斋”授徒多人。

他的病因我们学生不是很清楚。

7.历史上李庆远真有此人吗

从现有的网上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这是一个炒作或人为编织的谎言;首先,有关他的故事传言的出现是在最近几年所谓的‘历史揭秘’等以猎奇和八卦为主栏目的话题中的。既没有正式的比较官方的记录文档佐证(他去世的是1933年,已经应该留有比较官方的记录,比如户籍资料等),也没有任何比较留长的民间的传说(比如讲,他家乡周围1940-2000年代之间有关他的传说的记录。不管怎么说家乡出了一个活了200岁,世上仅有的人,肯定是会吸引周围人的关注而成为话题,也就会有很多有关他的传说的等等。)。而且,即使现在这种网上的‘揭秘’描述也是错误百出,牛嘴不对马嘴的。比如,说他出生是1677年(即是康熙16年),是清初年间;100岁时“获 *** 的对其中医成就的奖励”,那就是1777年(乾隆41年),是清朝中期锁国,近代的西洋文明(包括西医)尚未进到中国,哪有中医西医之说?何来“ *** 的表彰”?

而‘揭秘’中所举的唯一“正式”文件证据是一个当地的县志。但县志上并没有任何他的岁数描述,只是讲他对百年前之事熟知而已,根本没法佐证他的“长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