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妈妈在面对家庭暴力时会选择隐忍?

如题所述

1)缺乏安全感

孩子思想与身体没有发育成熟的阶段,心理的承受能力比成年人会小,安全感需要家长的及时补给。

家暴的行为出现在孩子面前,孩子“哇哇大哭”证明的是眼前的恐惧,而实际内心的不安全感会在心中生了根。

长大以后到了陌生的环境,即便是没有暴力行为,对他人的排斥心会强烈,这就是不安全感在作怪。

2)崇尚暴力

近些年有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时候,经常殴打同学,有的甚至是殴打父母的行为。

殊不知这是在效仿父亲的举动,当自己有行为能力,通过对他人的殴打,来满足自己心中的满足感,孩子产生崇尚暴力的想法时,有的家长真的难逃其责。

3)性格懦弱

有的家庭父亲大男子主义强烈,大事小情喜欢一手遮天。

家暴行为母亲选择不反抗,同样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胆小怕事、懦弱不堪。越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得越是明显。

人际交往的大环境下,性格懦弱又怎样能有个顺畅的人生呢!足以见得,妈妈面对家暴的隐忍,并不是对孩子的爱,是隐形的伤害。

早些年有一部经典的电视连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中女主多次遭男主家暴,之后男主一再示好,说不会有第二次了。

女主选择原谅他,而等待她只是更严重的家暴。如果面对男人的第一次真正家暴,勇敢说不男人就不会一次又一次得逞。

女性本是一个弱势群体,一旦家暴发生,对待暴力零要容忍,保护自己爱护孩子,不拿孩子当任何借口,也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