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小历史故事都有什么呢?

如题所述

‍‍

度量衡一直都是国家秘密中的秘密,史书记载的尺度虽多,但大多只用于调音律,官方标准田尺则实际上是按规律变化的。

吴慧在《新编简明中国度量衡通史》、《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井田》和《翰苑探史-中国经济史论集粹二十五题-井田制考索》提到(夏、)商、先周、周秦汉(、唐)的田尺考古实物存在0.8的度量衡递增规律。

黑黍大尺系:

唐尺(黑黍)0.31米(胡戟《唐代度量衡与亩里制度》),0.31✘0.8=0.248米,

周秦汉尺(黑黍)0.2463米,0.246✘0.8=0.1968米,

先周殷墟壁羡镇圭尺(黑黍)0.197米,0.197✘0.8=0.1576米, 木工尺

商殷墟象牙尺(黑黍)0.1578米,金工尺。

夏尺(黑黍)0.125米

陶寺先夏尺(黑黍)0.25米

红黍小尺系:

唐尺(红黍)0.295米(胡戟),0.295✘0.8=0236米,

周秦汉尺(红黍)0.231米,身高尺和布尺,0.231✘0.8=0.185米, 225、227都是楚尺,230、231才是周尺

先周殷墟剑尺(红黍)0.185米。

《礼记·王制》(西汉):古者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8先周尺✘0.197=1.576米,6.4西周秦汉尺✘0.246=1.5744米,一周步等于1.6米。一井边长160✘3加路网沟渠,约500米。五十周里小方国边长25公里,百周里方国边长50公里。

最早时,河北磁山文化华夏族种植黑黍,后来跨湖桥-彭头山-贾湖文化的红陶炎帝族北上,把红黍带到中原。西周就已经是红黍黑黍两种尺制并行了。西周是炎黄联姻的后裔,更偏向炎帝系,所以尚红,种植红黍。商是蚩尤战败时,逃向东北的蛮族,蚩尤与炎帝同宗,所以尚白种植红黍,但又承接夏朝的种植黑黍,所以也是兼而有之。估计东北、山东、河北、洛阳是黑黍区,其他都是红黍区。西周包容两种尺制,官方以0.2463*6.4*300+20米路网=500米为一里于黑黍区,但是红黍区则以0.231*6.4*300=443.52米和0.2463*6*300=443.34米,加20米路网为465米为一里,且以红黍种植更广泛。

《司马法》和《汉书》: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位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西汉《春秋谷梁传》:古者三百步为里。东汉《大戴礼记》:步百而堵,三百步而里。南北朝《孙子算经》: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战国三晋田制),三百步为一里。唐《夏侯阳算经》:《田曹》云以六尺为步,三百步为一里,此为古法。《田曹》云,度。。。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

《旧唐书》武德七年,改五尺为步,亩仍为二百四十步,百亩为顷。原本355米交的税,现在295米就要交这个数了,等同变相加税。

唐《夏侯阳算经》:唐《杂令》诸度地,以五尺为一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李文公集》 (唐)李翱《卷3,平赋书》:五尺谓之步。。。三百有六十步谓之里。唐太宗《隋书地理志》、唐玄宗《唐六典》、唐宪宗《元和郡县志》、北宋《长安志》、元《长安志图》、清《唐两京城坊考》记长安城里步,外郭“东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后晋《旧唐书》作“十八里一百五十步”也就是6630步,北宋《新唐书》作“六千六百六十五步”,比6595步要多,也与考古发现的9721米不符,0.295*5*6595=9721米。

唐宪宗《元和郡县志》、北宋《长安志》“周六十七里”。《唐六典》:一尺二寸为大尺,周黑黍0.2463*1.2=唐红黍0.2956米,0.29436*5*360*67=35.5公里。

0.246*6*300=445米,0.246*5*360=445米,通行早期红黍区,足够糊弄老百姓了,后发现没考虑田埂道路。

0.295*5*360=531米,通行新都城区和府兵红黍区,以扩大份地,暗肥府兵。操作起来也方便,0.295*5*300=445米,缺的0.295*5*60,每5个府兵瓜分一块新田就行了,不必大动干戈。

0.231*6*360=498.96米,通行黑黍城区。

0.31✘5✘360=558米,通行府兵黑黍区,以扩大份地,暗肥府兵。

0.31✘5✘300=465米,通行红黍区,此次可以完美解决田埂道路问题。

普通百姓在加税,府兵却在增加份地面积,看似不变的大家都一样的均田制,实际上府兵大大的有好处,自然大家都愿意当府兵。

此时唐已经使用(黑黍)0.31米和(红黍)0.295米为营造用尺,但估计只限长安周边的关中各折冲府的府兵,并未实质改变全国田制。

到宋元,《金史》量田以营造尺,五尺为步,阔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为顷。

《四库全书》1040册636页,明初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一,宫阙制度》引元《经世大典》“至元四年1267,城京师。。。城方六十里,里二百四十步”0.31*6*240=446.4米,已经改用唐尺和240步来通行红黍区,实现田制与里制的统一。

《续通典》洪武二十六年核天下田。。。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清朝文献通考卷一田赋》《清会典户部》也依然如此。

明清黑黍红黍被新作物取代,却东施效颦改用360步,《清会典》以营造尺起度,五尺为步,三百六十步为里,0.32*5*360=576米,已经是打着复古旗号的新作物的天下了。

所以我们口中的里,在周朝以后,实际上各地有445(误)、465、480(误)、500、531、558、576米这七种。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31

许多人都认为开元通宝是年号钱,理由是唐玄宗李隆基有个年号是开元,这是错误的。

开元通宝是非年号钱,在唐代武德初年就已经铸造,是由欧阳询亲自题字,欧阳询是初唐人物,而李隆基生于盛唐,二人生活年代相差百余年,从年代上讲,欧阳询就不可能给李隆基的铸钱题字。而李隆基将年号定为开元,纯属巧合。

开元通宝是唐代第一种货币,也是发行量最大,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由于其质量合理,通货控制得当,钱币做工比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爱。开元通宝已经成为大五帝钱的一部分,具有辟邪,旺财的功效。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正值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隋唐国公,太原留守李渊趁机起兵,攻克隋都大兴,自封唐王,立隋炀帝孙杨侑为帝。不久废杨侑并自立为帝,改大兴为长安,建立唐朝,隋亡。唐朝初建,为统一全国,简化军饷筹集步骤,故唐朝建国伊始仍然沿用五铢钱。

在唐朝始铸开元通宝之前,始于汉代的五铢钱在全国已流通700余年之久。期间历经王朝盛衰,大小轻重已无统一标准。即使是版式最简单的隋五铢也有大小多种规格。再加上前代的北周,北齐和南朝钱币的流通,通货之状极其混乱,又由于隋末战乱,货币大幅贬值,百姓生活非常困苦。所以当唐朝局势稳定后,为适应其统治需要,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颁诏废五铢钱,由唐高祖李渊亲自主导,给事中欧阳询监制,改铸统一的开元通宝。

第2个回答  2018-01-31

甘露之变(正统朝代唯一由宦官发起并主导的政变,唐朝命运的转折点)

“上疾少间,坐思政殿,召当直学士周墀,赐之酒,因问曰:‘朕可方前代何主?’”

“陛下尧、舜之主也。”

“朕岂敢比尧、舜,何如周赧,汉献耳?”

“彼亡国之主,岂可比圣德?”

“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

“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复视朝”。(《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二)

这段话是在甘露之变后唐文宗李昂与学士的对话。很多人都知道明朝的宦官乱政,诸如魏忠贤,刘瑾等,但太监在明朝的权力只是皇权的延伸,皇帝一道诏书或者纸条都可随时收回对宦官的权力。但对于唐朝来说,宦官掌握了禁军,由此引发了在皇宫的由太监主导的政变。事件过后

“自是,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内侍省),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益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资治通鉴》卷二四五)

可以说,甘露之变之后,皇帝再也无力对朝政局势进行完全掌控(之后的武宗也掣肘与宦官)唐王朝亡于朋党之争,藩镇割据,宦官乱政的趋势已不可制止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