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水平的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小康的标准和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扩展资料: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

当前,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因素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的民生保障方面。要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康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4

小康水平主要标志是: 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人们的基本生活资料在数量上已经得到满足;

消费结构有了显著的改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在消费资料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消费形式多样,消费质量提高,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采,人的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

扩展资料:

小康,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

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

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9

小康的标准和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

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小康水平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十六个指标进行测算,根据其结果我们可以豪迈地向世界宣布: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纪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什么是小康水平:

小康水平是指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已居中等程度但还不是十分富裕的状况。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背景:

邓小平说:“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中国“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美元”。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19

家庭收入多少算小康水平?看完答案,你的家庭达标了吗

第4个回答  2019-03-18

小康水平是指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较好满足的程度。

其主要标志是:

1.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

2.人们的基本生活资料在数量上已经得到满足,生活比较舒适和安逸。

3.消费结构有了显著的改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在消费资料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4.消费形式多样,消费质量提高,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采,人的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扩展资料:

一.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社会”目标。

他曾经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这一构想是以当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人均253美元为基数,到世纪末翻两番即1000美元左右,以10亿人口计算总额为一万亿美元(后来考虑到世纪末人口将达到12亿,则人均为800美元)。

这就是最初的小康社会标准的提法。以后,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不仅要从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理解,还应把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更加具有理论内涵的新概念,是一个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

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小康标准: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小康水平

百度百科-小康标准

百度百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