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岳飞身上刻的“尽忠报国”我们都说成“精忠报国”?

如题所述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将领,他一生都在抗金的前线战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在他小时候的时候,岳母在他的背上刻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字,后来因为他屡建功勋、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宋高宗赵构称他“精忠报国”,这句话流传出来之后,大家都以为岳母刻字是“精忠报国”,实际上都是误传。

岳飞一生致力于抵抗金兵的侵略,但是南宋实在是太弱了。南宋的军事问题其实从赵匡胤时期就有。以至于岳飞这个大英雄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岳飞从小就对军事特别感兴趣,他致力于要成为一位保卫国家的大英雄。后来他遇见了老师周同更是教得了他一身好本领。尽管岳飞的确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还是惨死。其实也应了那句:“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他这一生都配得上:“精忠报国”这4个字。他是为大宋而死的,在他死之前,他也丝毫没有怨言,可能他唯一的遗憾就是看不到金军被大宋打败的那一天吧。 

而他身上背岳母刻的那4个字到底是什么呢?那4个字先是由岳母用毛笔写上去,然后再用绣花针一个一个刻上的。其实那4个字本来应该是:“尽忠报国”。但是一直以来都被传为:“精忠报国”。主要还是因为宋高宗曾经称岳飞为:“精忠岳飞”,所以后世就传他身上刻的那四个字为:“精忠报国”。其实这也是一种误传,但是无论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都说明岳飞是一个不折不扣一心为国家的大英雄,所以无论传成是哪个版本,其实并不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0
因为精忠报国比尽忠报国,感觉更有感觉,加上代代相传,肯定有误,所以就成了精忠报国。
第2个回答  2019-07-20
可能是时间久了,把自己念成的精,而不是尽。总之意思是差不多的,都显示岳飞一颗爱国之心。
第3个回答  2019-07-20
精忠报国比原词更有力,也可能是由于读法的错误导致了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了。
第4个回答  2019-07-22
因为精忠报国似乎念着更加顺口,其实这样也无伤大雅。只要是说岳飞忠于国家的意思即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