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事变”是谁下的不抵抗命令?

如题所述

918事变”是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

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举国震惊、各界愤慨。当时,日本关东军不到2万人,东北军有20万。除有小部分进行军事抵抗外,东北军奉行“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后,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传达张学良的命令: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苏联政府致电中国表示同情,对日本侵犯苏联在中东铁路拥有的权益提出强烈抗议。但与此同时,出于自身利益和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为避免与日本直接冲突,九一八事变后,苏联政府两次向日本致函表示,对于中日冲突将采取不干涉主义的中立立场。

九一八事变前一天,美国国务卿与日本驻美大使出渊胜次达成一项秘密谅解:美国保证不干涉日本在中国东北的行动,日本则保证其在中国东北的行动应限于锦州以北。直到日本侵占锦州,并向锦州以南进犯时,美国国务卿史汀生才照会中国和日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6

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民中央政府。他是在获得自由的情况下谈这一问题的。

曰本广播协会1990年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曰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曰本军部的挑衅而扩大事件。”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东北地方当局和国民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据说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此即所谓“铣电”,但这封电报的真实性至今无法证实,张学良晚年否认有此电。)当时,日本关东军不到两万人,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在关内还有近十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张学良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自发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16
张学良下的,蒋介石默认。
1931年9月18日事变发生当夜,东北边防军参谋长根据张学良之命,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北大营8000名守军被只有300左右的日军击溃。
日军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至9月19目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
第3个回答  2020-10-13

第4个回答  2019-08-12
长期以来,在学界尤其是大陆学界,普遍认为,“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对日本关东军的进攻未予抵抗,是蒋介石向东北军发出了“不抵抗”命令,张学良只是“忍痛”执行命令,当了“替罪羔羊”。
主要证据就是《铣电》,“北平。张副司令钧鉴。绝密。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中正。”
此处的“张副司令”即为时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副司令的张学良将军,“中正”自然就是蒋介石了。据称,这一封被称为《铣电》的电文,是蒋介石1931年8月16日对张学良发布的命令,要求其对日不抵抗。
蒋介石向张学良发出“不抵抗”命令,似乎符合其对日政策的基本逻辑。1928年5月3日,日军制造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屠杀中国军民逾万人。
面对日军的挑衅,蒋介石却下令不抵抗,“禁止冲突,各军立回原地”,“拟即将其横暴宣布中外,以促国人觉悟,而博世界同情,再图对付”。为了避免与日军发生冲突,蒋介石下令留下两团驻守济南,其余部队绕城而过,继续北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