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度算近视啊

如题所述

正常视力是在5.0及以上的,只要是低于这个视力的,那么就是近视了。
当然最准确的方法,就是去医院精准验光,然后确定是近视还是远视。但是无论是近视还是远视,都应该引起重视,及时的予以矫正。
如果说眼睛度数,已经影响了日常视物,那么需要去医院精准验光,然后选配合适的度数,镜片以及镜架,一般来说是要佩戴的舒适,自然是要看东西清楚才行。眼睛视力有问题,除了佩戴合适的眼镜,平时还需要注意:
一、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每隔40--50分钟就应该稍微休息3一5分钟,向远处眺望一会减缓视力疲劳。
二、读书写字,玩电脑,保持正确姿势,桌椅高低要合适,眼与读物之间应保持在33厘米左右的距离。
三、五谷杂粮、荤素搭配,多吃青菜水果,不要偏食。食物中缺乏维生素容易发生夜盲症和干眼病,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铬和钙,容易患近视。另外还需注意定期补充乐睛视力营养素,不从眼睛所需的营养,增强眼睛的抗疲劳能力,更好的保护视力。
四、看书写字时,光线应适度,不宜过强或过暗,光线应从左前方射来,以免手的阴影防碍视线。光线要柔和,如为白炽灯,应在25~40W之间,不建议在太阳光下看书。因为光线强弱对瞳孔扩张有直接影响,过强的光线会增加眼睛调节强度,加重眼睛劳动强度,时间长了反而容易造成近视。一般桌面台灯以40瓦以下为宜。
五、避免边走路边看书或在行走的车厢里看书。因为车厢在震动,身体在摇动,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眼镜的负担就会加重。经常如此就很可能得近视眼。
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当眼球追随目标时,睫状肌不断地放松与收缩,以及眼外肌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眼的血液灌注量,促进眼部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眼疲劳。而且身体素质的好坏与儿童近视眼的发生也有密切关联。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的孩子容易得近视眼。
七、坚持做正确的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眶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消除眼内的过渡充血,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有利于青少年假性近视的防治,是青少年眼部自我保健的好方法。
八、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食糖过多,会使血液中产生大量酸性物质,酸与肌体内的食盐,特别是钙相结合,造成了血钙减少,这就会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使眼轴易于伸长,助长了近视发生和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5
近视眼的分类
1.按照近视的程度
⑴3.00d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眼。
⑵3.00d~6.00d者为中度近视眼。
⑶6.00d以上者为高度近视眼,双称病理性近视。
轻度近视经过适当休息和保护是可以恢复的。
第2个回答  2019-12-09
3岁以前的视力变化很大,由于小儿表达困难,视力检查可靠性小,主要是通过观察其视觉行为来了解。判断其视力状况。3-4岁时应该开始查视力,以便早期发现异常。与成人检查不同的是,给儿童查视力要有耐心,态度和蔼,要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千万不能呵斥,力求检查结果的准确。
当胎儿还在母亲腹中时,最先出现的器官既不是手,也不是脚,而是脑与眼睛。不过,虽然眼睛在胚胎中发育很早,但孩子在出生后直到孩童期间,眼睛的生理发育仍然在持续进行,而视力发展也随着年龄而不同。通常宝宝的视力一直要到4岁才能达到正常标准,到12岁左右视力发展才会完全稳定,达到最佳状态。
1~3岁孩子的视力发育标准约能达到0.1~0.6之间。一般2岁时为0.4,已经可以判别事物的远近,且视线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并看得清楚。3岁时为0.6,视觉较为敏锐,喜欢观察,会借由眼睛来引导手去接触新事物,眼手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4~6岁的孩子视力已逐渐成熟,视力的清晰度增加,6岁时能达到1.0,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准。
这一阶段若孩子视力异常,有明显的征兆。喜欢近距离看电视,喜欢眯眼或歪头看东西,喜欢揉眼睛,或对视觉活动特别不感兴趣,这些都应该引起重视。这时近视问题也已经浮现, 当孩子出现近距离看电视或看书,常抱怨看不清楚,很容易撞倒东西时,可能都是出现近视的重要征兆,需要及时接受检查与持续进行各种矫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