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墓葬防盗都有什么方法?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历代王侯将相味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盗墓贼侵扰,都会在墓穴中设置各种各样的防卫机关,师徒阻止盗墓者的进入。历史上常见的古墓机关暗器有以下几种:

古墓伏火

所谓的“伏火”就是“飞焰赫然”,具有烧死盗墓者的效力。这种古墓被称做“火坑墓”,是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墓葬。

古墓机弩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开始在墓穴中设置一些主动防卫的设施,既起到射杀盗墓者的目的,又能杀一儆百,吓唬有盗墓企图的人。

“放毒”

要说放毒,恐怕还是秦始皇嬴政最成功了。他在自己的墓室内以水银为江河大海,水银挥发到今天还没失效!根据考古调查,始皇陵有12000平方米的“汞异常”!

在墓顶放置容易溃坍的巨石

春秋晚期的太原晋国赵卿墓,墓圹的四角,每隔深1米左右,各放置着一块重约50公斤的大石头,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贴近椁室上部的填土。

“积沙”根据考古材料,积沙可能是被运用的较多的反盗墓手段。

“储水”俗话说:干千年,湿万年。墓中储水,不但可以淹死盗墓者,墓主人的尸体还能长期不腐。

墓道连环翻板

连环翻板,即在墓道中设置的陷坑,坑下分布长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装有掩盖物。

塞门刀车

本是古代在城门被攻时用来堵塞城门的守城器械。前刀壁上装有24把钢刀,使用时将车推至城门缺口处,既可杀伤敌人,又可挡住敌方的矢、石。有的墓主将古代的塞门刀车用于墓葬中作为防盗暗器。

墓道铁索吊石

与连环翻板功能类似的是铁索吊石。主要是在墓道顶和墙壁隐蔽处固定若干金属滑轮,利用滑轮将巨石吊起,悬于顶端。墓道地下铺木质机关跷板,索链由石板而下,通过滑轮以隐蔽的方式连接跷板,中间有挂钩和脱钩相接,遇外力压迫可自动脱落。

第2个回答  2020-09-18

传统的防盗墓形式非常多,最普通的就是隐蔽地址,不封不树,让人找不到。比如广州的南越王墓。还有设立疑冢的,比如北齐高澄安葬其父亲高欢时,就设立了虚墓;曹操,传说设立了七十二疑冢,虽然未必真有传说那么多,但是设立虚墓也是古代贵族主要的一种防盗墓形式。除了在地址上做文章,古人还运用了很多手法防止盗墓:

1.“伏火”。清末湖南长沙附近的土夫子们,把这种会喷火的墓葬叫“火坑墓”或“火洞子”。1972年发掘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发掘到白膏泥层时,工人用钢钎向下穿了几个孔,孔里喷出一股凉气,遇火即燃! 不仅全墓随葬品保存完整,连女墓主人的皮肤都还弹弹的!

2.“放毒”要说放毒,恐怕还是秦始皇嬴政最成功了。他在自己的墓室内以水银为江河大海,水银挥发到今天还没失效!根据考古调查,始皇陵有12000平方米的“汞异常”。

3.“机弩”秦始皇陵的机弩也算是世界一流了,可怜那些设计机弩的工匠们,做这些超尖端的机械设计方案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1985年成都青龙乡汉墓里面发现铜蒺藜25枚,应该就是对付盗墓者的独门暗器。

4.“储水”俗话说:干千年,湿万年。墓中储水,不但可以淹死盗墓者,墓主人的尸体还能长期不腐。

5.“积沙”根据考古材料,积沙可能是被运用的较多的反盗墓手段。1950年发掘的河南辉县固围村1、2、3号墓,被认为是战国时候魏国王族的安息之处。墓室内用巨石砌墙,墙内填充细沙。

第3个回答  2020-08-30

古墓是人生终止时最后的定格,也是储存墓主生活时代的若干文化信息的府库。叠叠累累的古代墓葬屡经沧桑变故,因各种原因往往多遭破坏。而最通常的破坏形式,是有意的盗掘。历史上的盗墓相当普遍,甚至,曾经成为某些区域的地方风习,成为某些家族的营生手段,成为某些社会群体的行业特征。

所以说,“厚葬之风”并没有给那些王侯将相带来什么保障,相反,倒是惹得一帮盗墓者掘墓挖宝,将墓室破坏殆尽。其实,古人不是不知道这些恶行径,但是,他们也没想过要改一下这种墓葬的风气,而是想通过一些“聪明”做法,希望可以阻止这一行为,但结果呢?中国的古墓大多“十室九空”。


东汉末年的盗墓,在中国历史上留有一笔,据说,那时的军阀是为了补充军饷,就纷纷将目光盯上了这些帝王陵,尤其是汉武帝的陵墓。更有说法直接拉上了曹操,说他还专门设了个官职干这活。不过曹操本人的墓葬至今都没有被发现,后人就猜测他用了“疑冢”,这就是古人防盗墓的手法之一。

疑冢防盗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真墓地隐藏起来,故意再弄一些假墓做掩护,真假之间就将人给弄糊涂了。据说,孔子的弟子就是这么做的,给孔子弄了五座假墓,都是石头砌成,就是为了防盗。这个说法来源于《东家杂记》,后来,晚清俞樾在其《茶香室丛钞》中也引用了这种说法。

不过,孔子当年并没有大富大贵过,随葬品更多应是他的那些作品,而让盗墓者更感兴趣的是“财”。如是碰上刘去(西汉皇室子弟),他的兴趣就是逛古人的墓,没准他会对这些著作产生些想法。《资治通鉴》(卷100)倒是说了一个故事,前燕皇帝慕容儁(古同“俊”)做了一梦,居然一只石虎咬了自己一口,醒来后他大怒,就让人刨了显原陵,要去鞭打墓主人的“石虎”,结果,这墓室里没人。

看来古人设疑冢防盗并非是个案。


但是,盗墓者一想到皇陵里的那些宝贝,这些障碍都不会是问题。唐朝的这些皇帝都是按照这个法子给自己修陵,但是没有被盗的有几座?史上的确流行过“崖墓”,尤其民间多见。像山东曲阜的鲁王墓,徐州的龟山汉墓,都是这种开山洞设墓葬,这种方式更多应是顺应某种当地的墓葬风气,至于防盗,那估计得真正修在悬崖峭壁间,方能起到更佳的效果。


古人防盗墓更多的是在墓室中设置种种机关。

《汉旧仪》就有一段文字:“将作营陵地......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也就是说伏弩、伏火这两样是防盗墓的常用手段,不过,一般能用上这些的,身份地位非富即贵。秦始皇的陵墓就有“伏弩”(郭沫若《中国史稿》)这就是一种机械装置,设置在盗墓者必经之处,可以自动发射。而“伏火”呢,现代还真有人见过。有这种装置的古墓,还有个专用名称“火炕墓”,不过,有些盗墓者习惯称其为“火洞子”。

当年,长沙马王堆的发现就惊现“伏火”。1971年,这座高几十米的马王堆被驻守东郊的军方医院看中了,他们决定挖空它,建一座秘密的地下医院,结果,在探测过程中, 有一股冰凉的气体喷出,而且,压力很大,可以将注入的水反向溅出,甚至,该气体可以点燃。第二年考古专家开始全面发掘该墓,不过学者们对于“伏火”是否就是古墓的防盗设施分歧很大。

但有一点倒是可以基本确证,若是古墓存在这个伏火,那么,基本可以断定没有被盗过。


当然,古人防盗墓的方法还有积沙,或者放毒物。只是,盗墓者也会吸取先人经验,他们有时就会带着一些活的生物盗墓,如果,这些动物没事,基本就排除墓室有毒的可能性。但是,只要有“利”在,就很难真正阻止这些盗墓者。尤其现在,各种高科技手段会更加方便他们盗墓,考古专家可以用上机器人探测,难道他们就不会么?

古人在自己的墓中放了那么多宝贝,然后,以为靠着那些防盗措施就可以吓跑盗墓者,这其实有点自欺欺人。也许最好的防盗墓方式就是当年蒙古的“密葬”,没有地面建筑,若是没有靠气味辨析的骆驼领路,谁也找不到墓葬的地方,但骆驼终究一天还是会死,这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知道墓葬的所在地了。

第4个回答  2020-09-18

自古以来,只要富贵人家死亡,就会有丰富珍贵的陪葬品随之下葬,于是,盗墓贼这一职业随之诞生了。为什么要挖人家墓呢?因为它就在那里。而墓主人与盗墓贼的斗智斗勇也时常发生,总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那他们都是怎样防止盗墓的呢?

一、无墓

我不让你知道我葬在哪里,有本事盗去,这方面最成功的就是成吉思汗了。他下葬之后,用万马齐奔踏平土地,待来年春天青草长出来,恐怕连上帝都找不到。而且为了灭口,参与他墓葬的建造者一律处死。所以至今为止,一点关于他墓葬的消息都没被发现。

二、疑冢

最著名的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据说在他下葬那天,七十二个棺椁分别从四个城门移出,当然,曹操老爷子只有一具尸体,不过其他的是为了疑惑他人。我认为这不怎么有用,盗墓贼会嫌你多就不盗了吗?这经不起历朝历代盗墓高手的折腾。

三、埋进山体内

把整座山掏空,用整座山作掩护,将墓主人葬在山体中央,西汉的襄王刘注的龟山汉墓正是这样做的。然后将入口用巨石堵住,本以为神仙也进不去,没想到,等考古队员进去的时候,却已经被盗得七七八八了。

四、流沙墓

在棺椁上方填满了沙子和石块,要知道,盗墓贼都是从别的地方开始挖,将隧道直接打进墓室,现在这样做很有可能被活埋,除非光明正大地直接在上面挖。

事实上,古代人的盗墓措施有很多,但是没有多少能够起很大效果的,因为墓是死的,人是活的,被盯上了迟早都会被盗。当然,像秦始皇这种大手笔用水银的就另当别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