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刘邦最擅长的是做决定,而不是用人呢?

如题所述

刘邦早年间不过是个不学无术的混混,后来恰逢赶上了秦末大乱世,机缘巧合之下又被逼造反。但谁能想到后来他竟然能攻克咸阳,打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成就一番霸业。

对于刘邦的成功,后世之人更多的是将其原因归功于刘邦的唯才是举和善于用人。

但海佑却认为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作为一名职业的政治家,刘邦最擅长的并不是用人,而是决策。而且每次决策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政治逻辑。

▲ 刘邦 | 剧照

1

刘邦睌年最炉火纯青的三次重大决策,其计谋计策竟然全部出自一个叫娄敬的平民天才谋士。

▲ 清人绘娄敬像

娄敬是齐国人,满腹才学却家境贫寒,在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娄敬通过同乡的举荐见到了刘邦。而二人的第一次见面,就让刘邦决定了一件影响中国历史一千年的大事。

当时,已经一统山河的刘邦正在考虑,应该将帝国的首都定在哪里。

原本刘邦的第一选择是洛阳,因为洛阳的位置居于天下之中,刘邦此举是想效仿当年的周天子,居天下之中而受天下朝拜。

但很快娄敬的一番话便彻底打破了他的设想。

娄敬说,中原地区连年战乱,洛阳早已是残破不堪,所以不宜定都于此。而关中之地不仅地势险要,而且沃野千里。如果定都于此,一旦天下有变凭关中之险之富,一下子组织起百万人的队伍守住天下非常容易。

▲ 关中地势

娄敬的一番话说得刘邦非常动心,但定都一事毕竟有关国家命运,所以后来刘邦又去询问张良,得到的答复是张良赞成娄敬的建议。因此后来刘邦定都在关中的长安,从此开启了西汉王朝200年的国运。

刘邦原本想效仿周天子定都洛阳,他是想以胜利者的姿态向天下炫耀,看,我是这天下的主宰。

但最后他却听从了娄敬的建议定都关中,为什么呢?

因为从娄敬的话中刘邦已经认识到自己不仅是胜利者,而且是统治者。

胜利者追求的是光辉,而统治者追求的是长治久安。所以刘邦决定放弃定都洛阳转而定都关中的决策,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娄敬的建议,但从深刻的政治逻辑上来讲,是刘邦对自身政治身份的认同发生了改变。

2

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后,北边蒙古草原的匈奴人经常南下骚扰汉朝边界,刘邦忍无可忍决定发兵攻打匈奴。刘邦调集了全国的精锐部队共有三十二万,浩浩荡荡的向匈奴人开去。

结果令人想不到的是,刘邦先是中了匈奴人的诱敌之计,后又被匈奴单于冒顿用四十万骑兵围困在白登城。

此时,这位大汉的开国皇帝,生死只悬于一线之间。


后来还是谋士陈平献计,派使者带着一大批金银珠宝去贿赂了单于的妻子阏氏,冒顿单于禁不住枕边风的威力,又害怕正在中原地区集结的救援刘邦的兵马,于是便放走了刘邦。

刘邦死里逃生之后,深感匈奴人的骁勇与可怕。为了缓和与匈奴人的关系,他向众谋臣寻求意见。

此时娄敬又站了出来,他对刘邦说道,可以与匈奴人和亲,陛下将长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再赠送给匈奴大量的粮食布匹和金银珠宝,这样匈奴单于就成了您的女婿,这世上哪有女婿打老丈人的道理啊!

对于娄敬的这个提议,刘邦思索再三之后还是应允了,只不过他把长公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