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为保护野生动物做些什么?

如题所述

长期以来,我们一想到野生动物,可能最直接的念头就是“我们能利用它们吗?”
这并不难以理解,小的时候,字典上一提到某某动物,通常的描述就是肉可食,毛可用,可入药等等。
《中国动物志·鸟纲·雁形目》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记述如何捕猎雁鸭,《中国经济动物志》中则提到出口两吨天鹅羽毛可以换回一台拖拉机,这些记录如今读起来不免令人惊讶。
虽然我国早在30多年前就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但就在不久以前,当你打开某些搜索引擎,输入一些动物的名称时,跳出来的仍然是“多少钱一只”,“怎么做好吃”等等。
面对今年的新冠肺炎,“保护野生动物”这个话题又再次被积极讨论,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又可以怎么做呢?
01
保护野生动物,需要人人参与
今年,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给我们所有人都好好地上了一课。
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人们也在不断反思,人类与野生动物,到底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
在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的作家利奥波德在他的著作《沙郡年鉴》中就提出一种观点:
我们人类,应该从以土地征服者自居的角色,变成这个生命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
这一观点可能至今仍显得颇为前卫,但是保护野生动物,使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存,已经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 人类和野生动物需要共存——相信有越来越多人认可这个观点
无数的研究和案例都表明,要想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就需要大众的广泛参与。
不过也可能你一想到保护野生动物,就会觉得那是要上山下海,风餐露宿的事情,或者只有具备了专业知识才能去做,与普通人的生活相距甚远。
其实,保护野生动物并不难做到,很多时候,我们在市场买菜的时候,旅游的时候,甚至瘫在沙发上刷手机的时候,我们也都能为保护野生动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点点小事积累在一起,就能带来很大的改变。
02
遇到非法贩卖野生动物,
我该怎么做?
提到保护野生动物,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不吃野味,不买象牙。
其实人们意识的逐渐提高,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在大部分饭店已经难觅踪迹,不过在一些隐蔽的地方或是一些小饭店里,我们依然可以在菜单上见到“野生大雁”、“野兔子”之类的菜单。
看到这样的菜单存在两种可能,要么是真正的野生动物,要么是家养动物冒充的。而这样的商家,要么是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要么是欺诈消费者。
▲ 如果遇到像武汉华南市场里非凡贩卖野生动物的情况,也可以按照下述方式举报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不妨拍下菜单,向森林公安或者工商、食药监等职能部门举报(各地林业部门,还有工商、食药监电话均能在网上查到,通常搜地名+森林公安/工商/食药监+电话就可以)。
在一些小城的菜市场里或者农村大集市上,我们有时也能看到野生动物的身影,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直接向森林公安举报。
如果你记不住森林公安的电话号码也没有关系,现在森林公安已经整体隶属公安部管理,直接打110,要求他们转接到相应处理部门也是可以的。
03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野生鱼类?
提到野味,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令人尴尬的灰色地带:鱼类到底怎么算?
在人类获取的蛋白质中,鱼类占据了很大的比重——2013年,中国人均消费海鲜37.9千克,海产品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蛋白。
然而大多数出现在市场上的海洋鱼类,我们至今都无法人工饲养,它们都是货真价实的“野味”。
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禁止所有海产类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因为我们保护动物的目的并不是限制人类的发展,而是人与生物的共存。
▲ 你吃的鱼是野生的吗?会不会是濒危物种?
不少海产类目前境遇还算良好,在配额范围内的捕捞并未影响到它们的生存。
但也有一些物种,它们的生存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或者在生产、捕捞的过程中对环境很不友好,我们完全可以选择食用环境友好的品类,减少或者不食用濒危物种。
世界自然基金会就在一直开展这样的工作,在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支持下,他们根据物种的濒危程度、捕捞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或对其他物种的破坏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将我们常见的水产品划分为谨慎食用、减少食用和鼓励食用三个等级。
蓝鳍金枪鱼目前已被列为濒危物种,且人工养殖非常困难
在这份名单里,蓝鳍金枪鱼、日本鳗、鱼子酱、东星斑、苏眉鱼、野生大、小黄鱼都被列为谨慎食用,这其中不少种类已经濒临灭绝。
沙丁鱼、银鲳等列为了减少食用,而黄辣丁、鳙鱼(胖头鱼)等淡水鱼类、扇贝、牡蛎等软体动物,以及波士顿龙虾、澳洲龙虾等则被列在了鼓励食用的名录里。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少或不食用“谨慎食用”、“减少食用”等级的水产品,而以“鼓励食用”的取代它们,这样,在餐桌上,也能为保护动物做出一份贡献。
04
在刷社交网络的时候,
我们能为野生动物做些什么?
除了在餐桌上,我们拿起手机,刷微博、朋友圈的时候,也有可能为保护野生动物做点儿事情。

很多营销账号都喜欢发一些“可爱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来吸引流量,人们看到有趣的东西,第一反应通常也都是点赞、分享,让别人都看到,然而涉及到野生动物,这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做法。
除了猫、狗等常规伴侣动物之外,我们不应该在社交媒体上点赞、转发那些看起来很“萌”,特别是被饲养的“萌物”。
这是因为大量的点赞、分享会促使一些人脑子一热就开始想养这些“萌物”,有了需求,盗猎者就会蠢蠢欲动。
▲ 你是不是也曾刷到过北长尾山雀这种萌物?你知道它根本不适合笼养吗?
在实际案例中,一些被热炒的“萌物”都能在地下黑市,甚至一些电商平台上见到。
近些年来,因为“萌”而遭殃的物种包括懒猴、猕猴(所谓石猴)、水獭、小鼯鼠、北长尾山雀、雪鸮等等。在另一方面,由于野生动物没有经过驯化、检疫,也会给饲养者带来很多威胁。
然而,在科普活动中,也不可避免地应用到很多动物图片,也有很多图片会非常吸引人,这是正常而又十分有必要的,珍·古道尔说过: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
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区分科普和营销呢?
▲ 微博上的“博物杂志”,是一个优秀的科普账号的典型
科普账号在分享图片的同时,介绍动物行为、动物知识,会告诉你图片或视频中动物正式的名字,如果严谨一些的,还会给出学名。
而营销账号往往不会给出一个确定的名字,通常都是“猫头鹰”、“小猴子”这样的称谓,甚至只会用“萌物”“可爱的家伙”等等来指代动物,有时还会鼓动你去“养一只”。
在描述中,科普账号不会展示动物模仿人类的行为,也不会用人类的行为模式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如果展示了动物的非正常行为,比如动物的刻板行为,则会加以解释。
而营销账号则非常热衷于用人类的模式解释动物的行为,从人类生活的角度来为动物加戏,无论动物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一律解释为可爱,或者直接编个故事把动物套在里面,但是他们绝不会告诉你图片中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动物所具有的危险性。
▲ 所谓的“猫头鹰送信”,其实是人为饲养的“宠物”,然而在我国,饲养猫头鹰是违法的
比如前一段网络上流行的“猫头鹰送信”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很多新闻或者宣传只让你看到一个送信的,蠢萌蠢萌的猫头鹰,但是却不告诉大家这只猫头鹰是人为饲养的,而在我国,私人饲养任何猫头鹰都是违法的。
它们也不会告诉你图上的猫头鹰是雕鸮,这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大型猫头鹰,有捕食狐狸、游隼等猛兽猛禽的记录,它们的爪子撕开人类的皮肤就像热刀子切黄油一样轻松。
05
在网上购物的时候,
我们也能保护野生动物吗?
除了在社交媒体上浏览之外,我们在网上购物的时候也能为保护野生动物有所贡献。
网络电商已经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事物,淘宝、闲鱼以及其他的电商平台几乎支撑起了我们的生活。
在这上面,我们可以轻松地购买到天南地北的商品,哪怕是一些很小众的物品也能找到——但是,很多野生动物非法贸易,也恰恰发生在网络平台上,有些隐秘,而有些则明目张胆。
在电商上的非法贸易,一类是野生动物或其制品,另一个则是违法捕猎工具。
▲ 如果你懂得搜索,淘宝上有很多违法捕猎工具
大部分经营者其实心知肚明他们操得是违法的生意,所以也会想各种办法来隐蔽,那么我们怎么能识别出它们呢?
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的交易,多在闲鱼或百度贴吧上出现,出售者通常会挂以俗名,甚至用黑话交易,普通人很难熟练掌握,我们采用排除法就好了。
在哺乳动物中,除了常规的伴侣动物,如猫、狗、仓鼠、豚鼠、宠物貂、迷你刺猬、龙猫等少数种类之外,一律都是违法的。
特别贩卖各种灵长类——也就是猴或者猿的,无论卖家如何描述,都是需要负刑事责任的。
▲ 微博上有博主放出私人饲养灰鹦鹉的视频,然而灰鹦鹉是明令禁止个人饲养的濒危物种
鸟类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办法,除了传统的鸡鸭鹅鸽子鹌鹑之外,能在家里合法饲养的,只有虎皮鹦鹉、鸡尾鹦鹉(也叫玄风)、桃脸牡丹鹦鹉、文鸟类数种、金丝雀、蓝胸鹑等等,其他的,无论起了什么名字,都均属违法,包括那些宣传自己是人工繁殖的八哥和画眉,以及大中型鹦鹉。
画眉等少数鸟类虽然存在人工繁殖技术,但是成本颇高,人工繁殖的个体基本不会出现在市场上,而大中型鹦鹉则很容易涉及到走私问题。
盗猎用品的类型也很多,比如呋喃丹,这是国家管控的高毒农药,但不法分子会将其和种子混合用来毒鸟,通常会叫做“野鸡药”、“扁毛霜”、“鸽子药”等。
▲ 淘宝上搜到的兽夹,宽有22厘米,显然不是夹老鼠用的
也有些不法分子贩卖大号夹子用于盗猎野猪、獾、小麂等兽类,他们通常会在页面写上“老鼠夹子”,但是直径2、30厘米的夹子,怎么看也不是捕鼠用的。
类似的还有写成防鸟网的超细尼龙鸟网——防鸟网的目的是让鸟看到网,但是无法进入,而用超细线制成的网具,无一例外是为了捕鸟准备的。
升压到几千或上万伏的升压器,干什么用的逆变器需要升到一万伏呢?这其实是为了电野猪准备的。
这样的商品,在淘宝、闲鱼上并不罕见,它们通常会伪装成正规商品,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漏洞。
▲ 点开商品的评论,我们能发现这样的信息
如果我们点进描述和商品评论,那真面目就一下子显露出来了。
这种商品,很多说明是“你懂的”,“懂的来”之类的描述,商品评论往往更加直接,甚至会有买家直接晒出盗猎的赃物。
在电商平台上遇到的这些行为,可以直接向电商平台举报,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电商平台有义务清理这些内容。
同时,对于涉及到违法行为的,阿里系的电商平台与警方也有相应的合作。多禁封一个这样的违法商家,野生动物也就多一分的安全。
除了上述之外,保护野生动物,还有很多很多普通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我们也愿意相信,一点一滴的小事汇集起来,我们就能拥有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地球上的一员。
最后
平常人该如何保护野生动物!
深度科普撰写不易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
请点个“在看”吧~
文章由一犬一话特邀作者撰写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章| 王蛐蛐 / 鸟类科普作者
编辑 | 扬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4
保护野生动物,需要人人参与
今年,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给我们所有人都好好地上了一课。
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人们也在不断反思,人类与野生动物,到底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
在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的作家利奥波德在他的著作《沙郡年鉴》中就提出一种观点:
我们人类,应该从以土地征服者自居的角色,变成这个生命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
这一观点可能至今仍显得颇为前卫,但是保护野生动物,使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存,已经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 人类和野生动物需要共存——相信有越来越多人认可这个观点
第2个回答  2022-04-14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爱我,就远离我。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该如何保护野生动物?让我来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

第一,野生动物是构成自然生态链的重要组成。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由一条条复杂的食物链相互交织构成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其他各种生物组成了这些食物链,如果野生动物遭到猎杀,濒临灭绝,就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难以想象的破坏,最后就会危及到人类生存。

例如,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麻雀数量达到了惊人的数目,因为它们吃粮食而被当成害虫,遭遇了大量的捕杀,捕杀麻雀的后果就是很多害虫因为失去了自然天敌而泛滥成灾,导致当时出现了饥荒现象。

第二,保护野生动物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自然生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提倡保护野生动物,是为了培养大家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正确价值理念,这对于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社会生态治理有着重大意义。


我们能为保护野生动物做些什么?

1. 拒绝食用和使用野生动物

自古以来,就有山珍海味一说,其中的“山珍”就是指野味,之所以会猎杀野生动物,就是因为市场有需求,有的人会将野生动物当作餐桌上的美食,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有的人会用动物的皮毛做成皮草,用动物的骨骼做成装饰品,满足自己的虚荣之心。

所以,保护野生动物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拒绝这些东西,不要为了一时的欲望,去伤害这些生命。虽然我们不能亲自保护野生动物,但是我们能做到拒绝食用野生动物。遇见非法捕猎、交易、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也应该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

2.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大面积砍伐森林,向海洋倾倒垃圾,工业排放“三废等等,这些做法都会导致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遭遇破坏,动物们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和食物,就会濒临灭绝。

所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我们要行动起来。出门尽量做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绿色化学工艺流程,从源头杜绝“三废”的产生;做好垃圾分类,用科学的方式处理这些垃圾;循环使用纸张,做到节约用纸……这些事情只要我们能做到,就是间接保护了这些野生动物。

3. 加入相关组织,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

我们普通人可以加入一些野生动物保护组织,这些组织会定期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在生活中为大家科普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我们要积极参与进去,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从普通人做起,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爱野生动物的理念。

我们同处一个地球家园,野生动物是和我们休戚相共的伙伴,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第3个回答  2022-04-12
很多时候,我们在市场买菜的时候,旅游的时候,甚至瘫在沙发上刷手机的时候,我们也都能为保护野生动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4个回答  2022-04-13
不干扰它们的正常生活。
不要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不把野生动物圈为宠物饲养。
不恫吓、不虐待、不折磨、不欺辱一切动物。见到街头耍猴的违法现象应给予制止和举报。严格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在餐桌上为保护动物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