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股票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写?

假定某股票在上个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是230 买的时候价钱是200 然后以250的价钱卖掉 在不考虑税的情况下 是该写成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50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投资收益 20

还是
借 其他货币资金---存储投资款25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投资收益 50

这两个会计分录哪一个符合现在的写法?

第二种准确,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应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及公允价值变动结转,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至投资收益科目,目的是结平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反应交易性金融资产真正的买进卖出收益,即该股票成本是200元、最终卖出是250元,那真正的收益就是50元,可以分两笔分录也可以一笔分录。纵观整个买进卖出过程就可以看出最终卖出的处理方式:
1、初始购入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2、公允价值变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3、卖出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50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贷: 投资收益 2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贷: 投资收益 20
以上融合成一笔就是第二种入账情况即:
借 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25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贷:投资收益 50
纵观1、2、3可以看出,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都消除,最后就是体现的买进卖出收益50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7
理论就不说了。随便查一下都有,我就讲我具体的看法。
第一个比较切合实际。
第二个相当于你先调整了公允价值,然后再卖出去,这个操作明显不太合理。不能反映经济实质。追问

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再抽出来 放到投资收益里 是不是有些不符合权责发生制 ?反映不了这个股票的经济变动实质?

追答

你这个变动在去年年底确认了一次公允价值,有一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也就是之前那30在之前年底已经确认了。现在账面价值总和就是230,现在出售价格是250,那么本期的投资收益就只有20,不是因为现在公允价值为250,而是因为你是售价是250。不知道这么说你能懂不?再抽出来不是权责发生制的问题,是经济业务实质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19-08-29
第二个会计分录是正确的,第一个会计分录少了将之前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
第3个回答  2019-08-28
应采用第二种方法
既然股票已卖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就应该无余额
在上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余额是30,反映当期股票浮盈30
本期股票卖出时,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余额转入投资收益。投资收益50,反映出最终股票的盈利是50,其中前期的盈利30,当期的盈利20
这样就能够反映出股票在各期的浮盈以及最终的盈利,是比较合理的
第4个回答  2019-08-29
应该是第一个。然后卖出股票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长期投资
借或贷:投资损益(股权投资)。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