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食物中毒高发期,有哪些饮食注意事项?

7月15日,一名当事家属向纵览新闻表示,他的亲戚小兰(化名)和小兰的舅妈是在7月3日购买的凉皮,吃完后就感觉味道有点不对劲,怀疑变质。第二天早上,小兰舅妈出现问题被送医,小兰则在晚上出现不适症状。

夏季来临,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食物更容易腐烂变质,滋生细菌,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因此在家庭中,如何处理食物、选择食物,对于预防食物中毒起到关键作用。

一、夏季饮食注意事项

1、辨别食物是否变质

随着气温的升高,食物中各种细菌生长繁殖加快,更容易腐烂变质,如果吃不干净不新鲜的食物,就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急性胃炎,出现胃痛、胃胀和呕吐等症状。

有一个小窍门是观察食物的外观,变质的食物会异色、质地变软或变硬。如果食物出现了明显的变色、发霉或者变得黏腻,那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不要再吃了!要保持警惕,因为看得见的问题往往是食物中毒的源头。

2、不吃隔夜菜

食物最好能做到“现买、现做、现吃”,加工完后尽快食用,隔夜、隔餐的剩余食品在食用前要充分加热煮透后才能食用,一旦发现食品腐败、变质、变味,应禁止食用。

尤其是凉菜,没经过加热,食材和加工过程都会带入一些细菌。吃得时候翻动又会混入细菌,即使放冰箱冷藏,这些已经产生的细菌也不会被杀死,反而还会有部分细菌继续繁殖,拿出来直接吃就很容易食物中毒。

3、烹调食品要熟透

食物充分加热熟透。尽量不要生吃任何肉类、蛋类,很容易感染寄生虫和沙门氏菌等病菌。只有彻底烹调才能杀灭各种病原体,而且加热是要保证食品的所有部分的温度至少达到70摄氏度以上。但当你发现食品已经变质时,就不要再吃了,因为一些微生物产生的毒素靠加热是破坏不了的。

4、定期清理冰箱

冰箱虽然温度较低,但是也是适合某些细菌繁殖的“绝佳”场所,比如李斯特菌。它是一种厌氧菌,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尤其对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危害极大。饮食安全无小事,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平安度过炎夏!

5、慎食野生菌

菌类,尤其是野生菌类,味美鲜嫩,富含许多营养物质,是吃货朋友们餐桌上的常客。但食用野生菌类存在巨大潜在的风险。有毒野生菌成分复杂,食用中毒后常出现恶心呕吐、流涎、流泪、急性贫血、严重脏器损害和精神错乱等多种表现。

确保只通过正规的购买渠道如超市、商场、固定农贸市场购买食用菌类。

6、不要自制发酵米面食品

包括自然发酵的汤圆、吊浆粑,玉米面条等。高湿环境会带来椰毒假单胞菌,一旦食物被污染,产生的米酵菌酸致死率达 50% 以上。

还有长时间浸泡木耳、银耳,也会给椰毒假单胞菌繁殖带来机会,产生致死的米酵菌酸,引发腹痛腹胀、剧烈呕吐。

二、夏季常见的食物中毒

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夏季是容易感染沙门氏菌的季节,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奶及其制品。

➤腹泻为水样便,一日数次

➤多伴有发烧,体温38℃~40℃或更高

2、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常见于剩饭、米粉、甜酒酿、甜点心及乳、肉类,主要原因是食用前保存温度较高和放置时间较长。

主要表现分为两种类型:

➤呕吐型:以恶心、呕吐、腹痛为主

➤腹泻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水样便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主要见于海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好发于经常接触及生食海产品的人群,尤其夏季气温高、食物不新鲜等因素容易诱发。

➤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腹泻

➤发热、恶心、呕吐等

4、米酵菌酸中毒

夏秋季制作发酵米面制品,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感染,建议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类食物。银耳、木耳应即泡即用,不食用浸泡过久的黑木耳或银耳,保持食物材料新鲜。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

➤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

三、发生食物中毒该如何自救呢

1、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尽快去就近医院救治;

2、症状严重可打120呼救,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

3、食物中毒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清除毒物、控制感染、尽快对症治疗;

4、在家自救时可使用紧急催吐方法尽快排除毒物,如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

5、要注意保留导致中毒的可疑食品以及病人呕吐物,并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协助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最后再复习一遍:该做熟时要做熟,该扔就扔别心疼,山珍海味别乱吃,自制食品要谨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7
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以下是一些夏季饮食的注意事项:

1. 食材选择:选择新鲜、健康的食材,尽量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物。特别是海鲜、肉类、乳制品等易变质的食物,要确保其新鲜度和存储条件。

2. 食品加工和烹饪:注意食品的加工和烹饪过程。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更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尤其是海鲜和肉类。确保食物彻底煮熟,避免生食食用。

3. 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使用干净的餐具和炊具,避免交叉污染。在处理生食和熟食时,要用不同的砧板和刀具。

4. 储存和保鲜:注意食物的储存和保鲜方法。在高温季节,食物容易变质,要及时将剩余的食物放入冰箱冷藏,避免食物在室温下长时间放置。

5. 饮用水安全:夏季气温高,要确保饮用水的安全。选择瓶装水或经过安全处理的饮用水,避免直接饮用未经消毒的自来水。

6. 避免食品交叉污染:避免将生食和熟食混放在同一个容器或同一块砧板上,以免交叉污染。

7. 外出就餐:外出就餐时,选择信誉好、卫生条件较好的餐厅,尽量避免食用路边摊或不洁净的食品。

以上是一些夏季饮食的注意事项,遵循这些原则可以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及时就医。尽量避免吃小摊!希望能帮到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