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一、导入新课(从复习旧知入手)
同学们在一年级第二期时学过一篇专门介绍大自然有关现象的课文,大家回忆一下,课题是什么?主要内容是写什么?
明确:《大自然的语言》.主要内容是介绍与农业有关的物候现象.
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呢?(简要回答)
明确:“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或“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与此文类似的课文,叫《大自然的文字》.(板书)
二、初步了解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学生默读“自读提示”和本页的注释①后,回答下列问题.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其基本内容,并要求读准下列带点字的字音、理解
各词语意思.(示小黑板)
霪雨:铁砧 漂 砾 勉强
(注:本文读音取括号外的读音,括号内的读音用组词的方法进行区别.)
勉强:①能力不够还尽力做.②使人做他不愿做的事.③不是甘心情愿的.④牵强、理由不充足.⑤将就、凑合.
3.继续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①默读课文,标好段序.
②独立思考课文的层次、结构.
③集体讨论,交流观点.
④回答,师生共同订正.
明确:全文24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叙述认识书面文字的好处,全文的引子.
第二部分(2--24段):介绍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说明认识它们的作用,认识它们的方法,介绍它们的成因.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4段):承上启下,总说大自然的文字.
第二层(5—21段):具体介绍大自然文字的特点,成因,认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作用.
第三层(22--24段):总说认识大自然文字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揣摩、理解重要词语、句子、段落
1.“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句中的“文字”和“最厚的书”应该怎样理解才最准确?“好东西”在语意和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文字”在本文这个地方不仅是指书面上的文字,它还暗含“大自然的文字”;同样“最厚的书”不只指用纸印刷的书,它还暗指玄妙无比、变化无穷的大自然的这部大书、活书.“好东西”形象地写出了“文字”这种特殊物体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一种最好的、最常用的工具.这样写,使文字的“工具作用”表现得更生动、形象.
2,在介绍星星这种文字时,作者这样写道:你知道,在水面上船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电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此句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本句意在说明光认识书面文字还不行,在这种没有书面文字指示的情况下,人们要正常工作、生活,就必须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读好大自然这部书.作者用浅显、通俗的事例委婉地说明了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重要性.
3.“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大门口了,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这句说明了什么?用了怎样的方法说明?有什么好处?
明确:本句说明了这些候鸟的来去,就是大自然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作者用拟人的方法来说明,使说明对象更生动、更形象,巧妙地说明了这些文字起了帮助人们“识时”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使之与科学性有机地融合.
4.第14段中有这样一句“从远方传来奇怪的不安的声音,好像有人在高空互相呼应着”.这声音是什么声音?
明确:成群的鸟的叫声.
5.读了第二部分第二层后,你们知道石灰石和漂砾是怎样形成的吗?
(答案详见课文)
6.既然大自然的文字是如此生动有趣,认识它们又有如此重要意义,那怎样认识它们?(答案详见课文,学生还可尽情发挥.)
四、小结
提纲:1.本文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2.认识这些文字有什么好处?
3.怎样去认识这些文字?
以上是本文学完后必须了解的内容,学了本文和《大自然的语言》以后,同学们应该多观察、多请教走进大自然,不仅仅只领略其风光,更要积累这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长大了去多多研究大自然,破译大自然的玄妙,从而让它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