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胆红素高,胆囊炎,还有慢性肾炎如何调理,求教?

我今年23岁,男性,2年多前冬天睡觉被子盖少,冻坏了没去注意,一直水肿一个月,当时不知道,还以为是小病,一个月后去医院医生说我是慢性肾炎,没治好就回来了,后来有到其它医院看过就说问题不大,开点药就叫你回来,去年12月我又去医院看了b超是说慢性胆囊炎,壁厚,毛糙,总胆39、直接15.3间接23.7,谷氨转肽酶130。甲胎蛋白2.8,两对半2,4,5。是阳性,现在看身上皮服有点黄,眼白,有些黄,早上起床时,脸上经常水肿,人没什么精神,一过就是3年病还没好,真不知如何是好。请给我指点?
右下边手一按就有激烈的隐痛,也很久了,还有特怕冷。

第1个回答  2007-01-30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胆红素增高见于: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患者的日常饮食应注意什么?

(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胆囊炎、胆石症等;

胆囊炎患者的日常饮食应注意什么?

(1)胆囊炎在急性发作期,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忌食蛋类、肉汤及饮酒;进食应限于低脂肪、低蛋白、少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随着病症的消退可逐渐加入少量脂肪及蛋白食物,如瘦肉、鱼、蛋、奶和水果及鲜菜等。

(2)慢性胆囊炎患者,平日进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进大量饮料(1500~2000ml),以稀释胆汁。每2~3小时进食1次,以刺激胆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质,每天50g。勿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

(4)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在饮食规律方面,宜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在饮食结构上,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因为胆结石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萝卜、青菜、豆类、豆浆等副食。萝卜有利胆作用,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菜含大量维生素、纤维素;豆类含丰富的植物蛋白。此外,还应补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弥补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维生素的损失。

(5)胆囊炎、胆石症患者 一般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肥肉,油炸食品,含油脂多的干果、子仁类食物及蛋黄,动物脑、肝、肾及鱼子等食品均宜严格控制。平时饮食亦应进易消化、少渣滓食物以避免产生气体。一切酒类、刺激性食物、浓烈的调味品均可促进胆囊收缩,使胆道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造成胆汁流出,从而使胆囊炎急性发作,所以均应避免。急性发作时宜予低脂、易消化半流食或流食;重者应予禁食、胃肠减压及静脉补液。

慢性肾炎

是一种病程较长,容易反复的疾病,病友在漫长的治疗岁月中,除按时服药(包括“肾宁系列胶囊”等中成药和一些西药)外,日常调养十分重要。首先,要保持心情舒畅,接受患病的事实,万事乐观,这对疾病本身而言就是一种治疗,有资料显示,开朗乐观的病友,其免疫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其二是要有较长期服药的精神准备。服食传统中药苦涩难熬,若没有坚定的信心和耐心很容易放弃,疾病难愈。在我中心治疗的患者中,固然有3个月治愈者,但也有曾见多名患者服药都在几年以上。

其三,要认真调配饮食。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友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取量,这样可以减少血液中的氮质滞留,减轻肾脏的负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一般而言,体重50公斤的肾衰患者,每日优质蛋白质的摄取量应为30至40克,并应均分于三餐饮食中。优质蛋白宜选用动物蛋白,如鸡蛋、牛奶和瘦肉等,因其含人体必须之氨基酸较高,而在人体内分解后所产生的含氮物质较少,营养价值高,所以称之为优质蛋白。植物蛋白如稻米、面、玉米、豆类等含非必须氨基酸较少,生物利用度较低,故称之为“劣质蛋白”,应酌情限量。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病友道听途说自作主张,以为绝对忌口限制一切蛋白质的摄取会有益健康,结果造成人体血浆蛋白低下,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各种感染、并发症相继出现、水肿反复难消。同样影响疾病的治疗。

有关盐的限量也要注意。若病友并没有水肿或高血压和肾衰则可与平常人一般不必严格限制盐的摄取,但进食不可太咸、太辣,以清淡为好,因盐是一种调味品,不需限量的病友若盲目禁盐会影响病友的食欲,造成营养不良。但有水肿及高血压的病友若不限盐则会加重人体内的水钠潴留,影响利尿药的效果,使水肿难消;水钠潴留也会使血液容量扩张而引起血压升高,限盐则可减少血液容量,使血压下降。

这类病友在限盐期一直在问:“我不吃盐、放些酱油和酱总可以吧……”真是很遗憾,答案是:步行。为了健康,只能暂时忍一忍了。酱油和酱含盐很高也在限量之内。水的限量怎样?一般病友若无尿少水肿的状况,饮水则没有严格的限量,但若有水肿尿少的病友则要适当限量。一般上,喝水每日在500至800毫升较为适合。
--------------------------------------------------------------------------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冗长,病情顽固,预后较差。近年来,我们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对慢性肾炎治疗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提出慢性肾炎的治疗应重视三个结合,即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补虚与泻实治法的结合,中药与西药用药的结合;强调一个方面,即活血化瘀药在慢性肾炎中的运用。宏观辨证是科学的、系统的、最具自身特色的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宏观辨证缺乏对肾脏超微结构、生化改变以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的深入探究,从而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对预后的准确判断。通过宏、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才能准确把握疾病的证候类型、发展转归和预后。慢性肾炎在临床各个阶段,往往以虚实兼夹、交互错杂为其显著的病理特点。如慢性肾炎病程中多出现阴虚兼夹湿热的证候,当此之时,滋肾养阴则有碍于湿热的清化,清热利湿则不利于肾阴的恢复。于是我们常合用滋肾养阴与清热利湿之品于一方,补泻同施,各取其长。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上,应注意发挥中西医两方面的优势,重视中西药物的联合运用。如在慢性肾炎治疗中常于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所出现的水肿、高血压、呼吸道或尿路的感染,及时给予利尿、降压、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确能明显地提高临床疗效。除了给予活血化瘀类中药外,还应给予抗凝药和溶栓药,以加强活血化瘀的效应。用西药利尿剂以及增加水钠的排泄,并配合选用利水渗湿中药,瘀血内阻是贯穿慢性肾炎病程始终的病机。现代医学的研究发现,凝血是肾炎病变形成的重要因素,纤维蛋白沉积是血凝的后果,也是肾小球纤维化、萎缩的前奏。肾炎的发生与微循环障碍有关,提示肾炎是全身微循环障碍性疾病,所以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上十分重视活血化瘀药的运用,从现代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来看,活血化瘀能够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改善肾微循环和血液高凝状态,减轻血小板聚积,增加纤溶活性,从而有助于免疫复合物的消除和增生性病变的转化与吸收,促进已损组织的修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