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关心青年的故事

如题所述

1、鲁迅在广州时,一个青年受他的感化,随他到了上海。到上海后,鲁迅热情的留他在自己景云里的寓所住,后来那人又让鲁迅给他在上海找个工作。

鲁迅很为难的情况下找到郁达夫说实在没办法,须请一家书店报馆名义上请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三四十元由鲁迅自己拿出,由达夫转交给书店报馆作为月薪发给他。鲁迅对青年的提携帮助程度可见一斑。

2、当年萧红和萧军从哈尔滨逃难,辗转来到上海,无以为生,靠写小说赚很少的生活费。后来二人给自己心目中的指路人鲁迅先生写信求助,因为鲁迅出于安全的考虑,也是经过几次周折,终于见面。

之后鲁迅对萧红的《生死场》大为称赞,并亲自为其作序,因此萧红在当时的文坛名声鹊起。这固然因为鲁迅为其作序,但作者的文学天才也是不可否认的。之后萧红住得离鲁迅家近了,便经常出入,成为先生家中的常客。鲁迅不仅在文学创作上给了萧红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上也经常救济萧红。

3、鲁迅经常劝导青年作者要多观察社会生活,常鼓励青年多读国内外名家的作品。有一次,一位青年作者寄了一篇作品给鲁迅,鲁迅读后写信给他,说“这还不能算作短篇小说,因为局面小,描写也还简略,但作为一篇随笔看,是要算好的。”

他建议这位青年作者:“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但不可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才后来能够独立。”

4、鲁迅修改青年的译稿时,更是一丝不苟,凡是求他看稿、改稿的,他都欣然乐从,不计时间和精力,仔细阅改。在编期刊《莽原》时,青年作者尚钺投寄的文稿,字迹比较潦草,鲁迅一一帮他改正。

后来尚钺得知后,非常内疚,说先生何不叫我重抄一遍。鲁迅说:“青年们总有一个时期不免草率一点的。如果预先规定一种格式或一种字体写,恐怕许多好文章都消灭到格式和字体中去了。目前的问题只是写,能写、能多写,总是好的”。

5、鲁迅既是青年作者的好老师,又是青年作者的好朋友。1931年青年作者孔另境因了共产党嫌疑的罪名在天津被捕,鲁迅得讯后立即写信给李霁野、台静农,要他们设法营救,但是没能救出。

后来,孔另境被解至北平行营军法处,行营主任是张学良。鲁迅从前在北京教育部做过事,于是他破戒写信给做过教育总长的汤尔和,说明孔被捕原因不实,请他设法在少帅面前说项,后来果然生效,孔另境被交保释放了。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鲁迅培养青年作者呕心沥血不遗余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鲁迅与萧红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里,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
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参考资料:鲁迅的生平.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1-17
鲁迅这个名字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却有着一颗关心青年人的心。是他拉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重视青年人的各方面成长!

从鲁迅去理发店理发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鲁迅关心青年。第一次,鲁迅的头发被青年理发师弄得乱七八糟,但鲁迅却给了那个青年很多钱。第二次,鲁迅又去理发,这回理得特别整齐,但鲁迅给青年理发师的工钱却是不多不少刚刚好!那个青年见了奇怪便问鲁迅,鲁迅为了不伤害青年的自尊,就回答说:“第一次你乱七八糟的弄,所以我也乱给钱,第二次你认真做了,我也认真付钱。”小小一个故事,我深深体会到了鲁迅先生那种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精神。在鲁迅先生那句幽默风趣的话中包含了他对那位青年理发师的关心和爱。在鲁迅先生的眼里任何一个人都是一样的,青年理发师仅仅是所有青年的代表!
第3个回答  2010-11-22
鲁迅这个名字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却有着一颗关心青年人的心。是他拉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重视青年人的各方面成长!

从鲁迅去理发店理发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鲁迅关心青年。第一次,鲁迅的头发被青年理发师弄得乱七八糟,但鲁迅却给了那个青年很多钱。第二次,鲁迅又去理发,这回理得特别整齐,但鲁迅给青年理发师的工钱却是不多不少刚刚好!那个青年见了奇怪便问鲁迅,鲁迅为了不伤害青年的自尊,就回答说:“第一次你乱七八糟的弄,所以我也乱给钱,第二次你认真做了,我也认真付钱。”小小一个故事,我深深体会到了鲁迅先生那种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精神。在鲁迅先生那句幽默风趣的话中包含了他对那位青年理发师的关心和爱。在鲁迅先生的眼里任何一个人都是一样的,青年理发师仅仅是所有青年的代表!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13/530303.shtml 看下 也许有帮助
第4个回答  2010-11-16
他关心过阿累这个青年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