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什么意思又是出自谁人手笔?

如题所述

“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出自杜秋娘 的 《金缕衣》 ,意思是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 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拓展资料

一、全文

《金缕衣》

唐代: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二、译文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三、赏析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上的别致新颖。一般情况下 ,旧诗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诗的发端; 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此诗一反惯例,它赋中有兴,先赋后比 ,先情语后景语,殊属别致。

四、作者简介

杜秋娘(约791—?),《资治通鉴》称杜仲阳,后世多称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

15岁时成了李锜的侍妾。元和二年(807年),李锜正式起兵造反。后来李錡造反失败,杜秋被纳入宫中。后受到唐宪宗宠幸。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即位,任命她为儿子李凑的傅姆。后来李凑被废去漳王之位,杜秋赐归故乡。杜牧经过金陵时,看见她又穷又老的景况,作了《杜秋娘诗》,其序简述了杜秋娘的身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6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本为金陵女子;生卒年不详,唐代金陵(今南京市)女子,能歌善舞。杜牧有《杜秋娘诗》述其事。这是唐代的新歌;乐府诗集列它在近代曲辞中,并题为李绮所作,全唐诗则视为无名氏作。

金缕衣:原指金线刺绣的华美衣服,此为唐代乐府新题。

《金缕衣》中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脍炙人口,是历来传颂的名句。

很多旧诗都有新说的,新的说法新的看法是根据时代的变迁而来,当然每个人的感悟也不尽同,于是这一句确实被应用在很多地方很多事情上面,除了学校教育劝学生不要荒废功课外,在社会也广为应用,如炒股如球场如情感婚姻等等。

  纵观所有,我用一个“主义”来概之,即整首诗讲的其实是一种“实用主义”。

  自己的幸福不是在别人手里,其实是在自己的手里。一生错失多少良机,一生又为多少错失而空叹?但是人还真总是要等到到了终点才记起要去看风景,不过还好,你毕竟还有感觉并且知道自己错过了很多的风景。

  上面谈到幸福,又是因为这首诗而提起的“幸福”,不禁想起柏杨在一篇杂文中讲了这么一个正好给这句诗作最好诠释的故事:一个年轻人在一条花径上,要选择摘下一朵最大最美的花,但条件是不许回头。年轻人走啊走的,见一朵不错的,想伸手摘下,回心一想,前面也许有更大更美的吧。往前走果然又见一朵属意的,想伸手摘下时,又希望前面有更大更美的,于是再往前走。如此周而复始,结果走尽花径,空手而归。

  什么是幸福?谁都会说在追求幸福,但总在过程中却步了,于是又总会感慨幸福为什么总离我那么遥远?人生本来就是一条风雨路,风雨后总会有亮丽的晴天,人要知足常乐而不是因噎废食,很多人总是将“因噎废食”行为自以为潇洒地当成是一种“知足常乐”。很多事情并不只有结果才能解释,一心想着拥有幸福结果的人往往忽略了错过了过程的幸福,过程才是第一,任何事情只有经历了才知道酸甜苦辣,才识得个中滋味。

  人生的感叹多来自时间的压力,而对于时间压力的感悟,自古至今从中到外一直都是人们的共同话题。从孔子临江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到亚里士多德“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的哲学话题,无不都是一句时间稍纵即逝、不容轻掷的警语。

  再回头看这一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你明白“花”是什么呢?是生命中所有珍贵的事物:生命中的感情、时光、理想、自由、精力、健康、金钱……这一切可都是你满手盈握生命的宝藏。

  当通篇文字打到这里时,我自己突然有点被时间遗弃的感觉,感伤、悲凉、怆然……人的生命短长非能自主,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其实都是在一种剩余价值中,价值还剩下多少,价值有多高多低其实没有一个人清楚,惟独那种无力折取的慨叹与失落感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沉重!

  于是,教人油然而生“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来了。时间,到底是轻还是重呢?为何?为何?轻也无法承受,重也无法承受!
第2个回答  2014-01-06
《金缕衣》 作者: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解】: 1、金缕衣:以金线制成的华丽衣裳。 2、堪:可。 3、直须:不必犹豫。 【韵译】: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 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 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花开的时候,也就是当一个人某些方面成熟的时候,就要去努力制造快乐,不要在功能不行的时候再想,那个时候就没有用啦 意译:机会在眼前的时候要珍惜,不然错失良机就后悔莫及了 17 回答者: ★浪潮
第3个回答  2018-05-22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出自杜秋娘的《金缕衣》,意思是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 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解】

1、金缕衣:以金线制成的华丽衣裳。  

2、堪:可。  

3、直须:不必犹豫。  

【韵译】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作者】

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虽出身微贱,却独禀天地之灵秀,出落得美慧无双,不仅占尽了江南少女的秀媚,而且能歌善舞,甚至还会写填词作曲,江南女子的秀丽与文采她身上尽数体现,作为歌妓曾风靡了江南一带。

她十五岁时,艳名被镇海节度使李锜风闻,李锜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妓。人小心高的杜秋娘不甘埋没在李府成群的歌舞姬中,暗自思量,自写自谱了一曲“金缕衣”,在一次李锜的家宴上,声情并茂地演唱了给李锜听。

李锜此时已年过半百,却也雄心不减,虽然他已不是“少年时”,但临近暮年,似乎更要抓住美好年华的尾巴,及时享受生命乐趣,这小女子简直太知他的心思了! 顿时,李锜对杜秋娘大为欣赏,当时就决定把她收为侍妾,李锜与杜秋娘成了一对忘年夫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字面上的意思就不多说了,很好理解。作者的本意应该是说:“有一份美丽的情感摆在你面前的时候,就要勇敢面对不要错过,不要等到这份情感已经失去的时候再去回忆那美丽的过去。”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确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