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生于1037年,写此词时时1075年,时年38岁,为什么上阙开头以老夫自称?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文人苏轼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的一首词。该首词被选入初、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选自《东坡乐府笺》。江城子,词牌名。密州,现在山东诸城。熙宁七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太守。图片乃后人所作,尽显豪放之气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作词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是苏轼豪放词中的一首经典。
原文
密州出猎[1]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2]。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3]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4]。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5]。会挽[6]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7]。

翻译

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扯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做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做的大衣,带领千余膘马席卷过小山冈,威武雄壮。为了酬报太守,人们倾城出动,紧随身后。我要亲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当年的孙权,英姿勃发,意气豪放。
  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两鬓已生出白发,这又算得了什么!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义士来为我请命,让我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我也能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
注释
[1]作者在密州《与鲜于子骏(侁)书》:“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当即指此词。
[2]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擎着苍鹰。《太平御览》卷九二六羽族部“鹰”引《史记》:“李斯临刑,思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东门,不可得矣。”与今《史记》文略异。《梁书·张克传》:“值克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
[3]倾城,有万人空巷,看热闹的意思。孙楚《征西官属送于陟阳侯作诗》:“倾城远追送。”“为报”云云,为了报答大家追随的盛意。
[4]《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作者以孙郎自比,即上所谓“少年狂”也。
[5]“节”以竹竿为之,使者所执,以为符信。汉文帝遣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事见《史记·冯唐传》。这里盖以冯唐自比,兼采左思《咏史》“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及王勃《膝王阁序》所谓“冯唐易老”等意,承“鬓微霜,又何妨”来,亦即上文所谓“老夫”。其实作者年方四十。冯唐在武帝时,年九十不能为官,亦见本传,他在文帝朝,持节赦免魏尚时,也并不太老,用在这里似乎不太合式。但词人遣词每不拘。古代文士又有叹老嗟卑的习气,年未半百即已称老。如上录《蝶恋花》词亦云“人老也”,而作者年方三十九;又如元丰七年有《除夜病中赠段屯田》:“龙钟三十九,劳生已强半。”现在看来,都觉得很奇怪。近来注家,或释本句为作者以魏尚自比。按史所载,魏尚时因有罪,下吏削爵;东坡于元丰七年自杭州通判调密州太守,是升官,非贬职,更非有罪下狱,与魏尚事不合。其另一面,史载冯唐其时不但持节为使者,且做车骑都尉,带了许多兵,也和本词下文“挽雕弓”“射天狼”等等意思得相呼应。审文意,仍以自比冯唐为较恰当。以有异说,故附记所见。
[6]“会”,将要。假定的口气,有预期意。
[7]“天狼”,狼星。古代谈天文者以为主侵掠、盗贼、贪残等等。《楚辞·九歌·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时西夏常与宋开衅,词意盖有为而发。云“西北望”,地望亦合。[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01
【原文】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①。左牵黄②,右擎苍③。
锦帽貂裘④,千骑卷平冈⑤。为报倾城随太守⑥,亲射虎⑦,看孙郎⑧。
酒酣胸胆尚开张⑨。鬓微霜⑩,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1)?
会挽雕弓如满月(12),西北望,射天狼(13)。
【注释】
①老夫:如说“我这老头子”,诗人自谓。聊:姑且。发:这里如说“张扬”。少年狂:年轻人的狂放情绪。
②左:这里指左手。牵:拉者。黄:黄狗,指猎犬。
③右:这里指右臂。擎:托着。苍:苍鹰,这里指猎鹰。
④锦帽貂裘:锦缎帽子和貂皮衣服,这里指以此为穿着的骑士。貂:兽名,毛很珍贵。裘:毛皮衣服。
⑤千骑(ji):这里指跟随打猎的骑队。卷:这里用如“铺盖”、 “席卷”,形容打猎骑队出来的气势。平冈:平坦的山脊。
⑥报:酬答。倾城随太守:满城人都跟着太守出猎。太守:官名,为一州之长。苏轼当时为密州知州,等于汉时太守,所以这样说。
⑦亲:亲自。
⑧看:如说“请看”, “看一看”。孙郎:三国时东吴孙权,他曾乘马射虎。词人在这里以孙郎自比。
⑨酒酣:饮酒尽兴之际。胸胆尚开张:胸怀胆气正当开扩张扬的时候。
⑩微霜:形容两鬓生了白发。
(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战匈奴有功,却因多报了战绩,被朝廷削职。冯唐以为这么处理不妥当,就在文帝面前为魏尚辩白,文帝终于听了冯唐的谏言,并派他持节去赦免魏尚,将其官复原职。苏轼写此词时正外放密州,他希望自己也能像魏尚一样,有冯唐奉旨持节前来,使自己重新得到朝廷信任。自己也要干一番边疆御敌的事业。节:符节,古时传达朝廷命令的凭证。云中:汉代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一带。遣:派。
(12)会:定将。挽:这里指拉弓。雕弓:雕有花纹的弓。满月:圆月。
(13)天狼:星名,过去以为如果是天狼星出现,必有外来侵略之事。这里的天狼暗指侵扰北宋的辽国和西夏。http://www.5ixuexi.net/gaozhong/yuwen/shici/5772.html
【翻译】
老头我姑且发作年轻人的张狂,黄犬牵在左手上,苍鹰托在右臂上。
锦缎帽子貂皮衣,骑士千众盖平冈。
为报答全城人跟随太守我出猎,亲自来箭射猛虎,看我是又一孙郎。
饮酒尽兴胸怀胆气都奋扬,两鬓渐白像轻霜,虽然这样也无妨。
重现“持节云中”旧事,啥时再会派来“冯唐”?
那我定将雕弓拉得像圆月,目光对准西北,箭头射向天狼。
【赏析】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作者任密州(在今山东诸城)知州时期。词的前半阕写在苏轼带领下的密州打猎场面,刻画出一个有声有色、热闹酣畅的氛围。词的后半阕从出猎中感发词人征战疆场的意念。有趣的是此词两处借用古人故事来抒发情感。前半阕将自己比为射虎的孙郎,漾起慷慨豪迈的情绪。后半阕将自己比为被削职的魏尚,希望也能出现如同派遣冯唐持节云中的事情来使自己得到朝廷的任用,虽然年纪渐老,也会做出抗击外敌的大事来。苏轼生性旷达,从此词也可见他即便在迁为外官的环境里也是不平之意少而报国之情多。宋仁宗、神宗时期,西夏和辽威胁宋朝西北边境。词的最后三句,正表现出词人在当时形势下持有的卫国心、责任感和价值观。这就让以出猎为内容的词作里充溢着爱国情绪。诵读时先要理解词中用典处的含义,读出情味来。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