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原则有那些?

如题所述

(一)礼仪的基本原则

  1. 宽容的原则

  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

  理解宽容就是说要豁达大度,有气量,不计较和不追究。具体表现为一种胸襟,一种容纳意识和自控能力。

  2. 敬人的原则

  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

  敬人就是尊敬他人,包括尊敬自己,维护个人乃至组织的形象。不可损人利己,这也是人的品格问题。

  3. 自律的原则

  这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查。

  自律就是自我约束,按照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4. 遵守的原则

  在交际应酬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用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往活动中的言行举止。

  遵守的原则就是对行为主体提出的基本要求,更是人格素质的基本体现。遵守礼仪规范,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确保交际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

  5. 适度的原则

  应用礼仪时要注意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适度就是把握分寸。礼仪是一种程序规定,而程序自身就是一种“度”。礼仪无论是表示尊敬还是热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没有“度”,施礼就可能进入误区。

  6. 真诚的原则

  运用礼仪时,务必诚信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真诚就是在交际过程中做到诚实守信,不虚伪、不做作。交际活动作为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想沟通的过程,如果缺乏真诚则不可能达到目的,更无法保证交际效果。

  7. 从俗的原则

  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

  从俗就是指交往各方都应尊重相互之间的风俗、习惯,了解并尊重各自的禁忌,如果不注意禁忌,就会在交际中引起障碍和麻烦。

  8. 平等的原则

  平等是礼仪的核心,即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

  礼仪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平等的、彼此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的体现,其核心问题是尊重以及满足相互之间获得尊重的需求。在交际活动中既要遵守平等的原则,同时也要善于理解具体条件下对方的一些行为,不应过多地挑剔对方的行为。

  (二)礼仪的作用

  礼仪的作用概括地说,是表示人们不同地位的相互关系和调整、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手段。礼仪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的作用

  尊重的作用即向对方表示尊敬、表示敬意,同时对方也还之以礼。礼尚往来,有礼仪的交往行为,蕴含着彼此的尊敬。

  2. 约束的作用

  礼仪作为行为规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约束作用。礼仪一经制定和推行,久而久之,便形成为社会的习俗和社会行为规范。任何一个生活在某种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接受礼仪约束的人是“成熟的人”的标志,不接受礼仪约束的人,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甚至以法律的手段来强迫。

  3. 教化的作用

  礼仪具有教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礼仪的尊重和约束作用。礼仪作为一种道德习俗,它对全社会的每个人,都有教化作用,都在施行教化。另一方面,礼仪的形成、礼仪的完备和凝固,会成为一定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传统”的力量不断地由老一辈传继给新一代,世代相继、世代相传。在社会进步中,礼仪的教化作用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4. 调节的作用

  礼仪具有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一方面,礼仪作为一种规范、程序,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对人们之间相互关系模式起着规范、约束和及时调整的作用;另一方面,某些礼仪形式、礼仪活动可以化解矛盾、建立新关系模式。可见礼仪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在发展健康良好人际关系中,是有其重要作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4
礼仪的四项基本原则:尊重、遵守、自律、适度。
尊重。
礼的前提是尊重,只有自己发自内心的肢体及语言表达才能真正的表现出赢得对方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文化的尊重。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开始说下一步了。
遵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大家都听过。当礼被制度化,细分了多种场合所需的不同礼仪,且双方都自觉地遵守由文化衍生而来的礼仪时,相信好多东西都会变得不同。
自律。
自觉地遵守约定俗成的礼仪。
适度
其实不仅仅是关于礼仪,过犹不及适用于大部分事情。凡事都需要讲究一个分寸,吹毛求疵绝对是一个减分项。适度的礼仪可以展现一个人的气质,教养,精神层次。但对任何事都真真计较的话,效果可能就恰得起反了。
第2个回答  2020-12-03
1、遵守原则。在社交活动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应自觉遵守的礼仪规范,并运用礼仪规范来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任何人,无论身价高低,无论财富多寡,都应学习、了解礼仪方面的知识,付诸于行动。
2、平等原则。以礼待人,有来有往,既不盛气凌人,也不卑躬屈膝。对任何人都以礼相待,一视同仁,不因将往对象的性别、年龄、种族、文化、职业、身份差别二分三六九等,区别对待。平等原则是社交礼仪的核心,也是现在礼仪与古代礼仪的最本质区别。
3、互尊原则。在社交活动中双方互相谦让、互相尊敬、友好相待、和睦相处。在社交活动中双方要做到敬人之心长存,不可伤害他人尊严,更不能侮辱他人人格。只有相互尊重才和相处融洽。
4、诚信原则。真诚、信义。真诚指对人和事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一个外在行为的内在道德的统一,社交活动时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义指人们遵时守信。“言必行,行必果。”因此:社交活动中务必真诚相待,童叟无欺。
5、宽容原则。宽容是宽宏大量,容忍别人,体谅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斤斤计较,也不过分苛刻要求。在社交活动中每个人的思想、品格及认识问题的水平总是有差别的。宽以待人,才能化解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6、自律原则。学习社交礼仪首先要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反省、自我检点,这就是自律原则。
7、适度原则。社交中注意把握分寸,掌握技巧,合乎规范,适度得体。在人群中,既要彬彬有礼,也不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也不轻浮敷衍。要自尊不自负,要坦诚不粗鲁,要信任不轻信,要活泼不轻浮,要谦虚不拘谨,要老练持重,不圆滑世故。
8、礼仪包含“礼”和“仪”两种形式,礼者敬人也,要知礼、懂礼、讲礼,要示人以尊重。“仪”即仪式,就是表现形式。要将你所把握的礼仪知识准确、恰当地表现出来。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1
礼仪的核心是尊重
礼仪的原则是:1尊重原则(也是礼仪的核心原则)。
2遵守原则(礼仪作为社会生活的原则,反映了人们的共同益,
社会中各个民族,各个党派,各阶层人都应自觉遵
守礼仪。)
3适度原则(应用礼仪要把握分寸,适可而止。)
4自律原则(礼仪宛如一面镜子,对照这面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形
象是英俊,美丽,还是丑陋或俗气。因此要知礼,守
礼,自我约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1-25
尊时守约的原则、女士优先的原则、礼仪顺序的原则、TPO(时间-time、地点-place、目的-objective)原则、互动原则、尊重风俗的原则、理解宽容的原则、遵纪守法的原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