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于佛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男戴观音女戴佛?

人们之所以佩戴玉石有“男戴观音女戴佛”一说,首先与我国道教和《易经》推崇的阴阳平衡息息相关。

男为阳,女为阴;故“男戴观音女戴佛”可以使佩戴者阴阳平衡。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阴阳之道就是宇宙万物的化生之道,不管是修生还是养性,都需要达到阴阳平衡,进而达到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

男人以事业为重,情绪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性情比较反复。而观音心性温和、仪态端庄,男子佩戴观音,可增加一份平和、一份稳重,以助事业一臂之力。

扩展资料:

劝行大悲

观世音菩萨行大悲,也教众生修大悲。他在大悲行中自利利他,积集无量功德而得究竟解脱。佛教承诺,若至诚奉行菩萨言说,能解脱现生苦恼,获得人生应有福乐。若累世修大悲行可成就菩萨的无边功德。 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法门,是不可思议的。

《华严经》中善财童子请教观世音菩萨如何修学菩萨行,观世音菩萨对他说:在无量法门中,我修学了大悲行解脱门。

起初我渐渐的学行大悲,经过长久学习后,终於深入大悲法门广度众生,成就无边的清净功德,而得无上解脱。善财!我行大悲的一贯目的,在于解除一切众生的苦痛,救护他,使他们免除怖畏。

佛教告诫众生,欲得菩萨护念,无有恐怖,应修学菩萨的大悲法门。行大悲者凡见人类的苦痛,能平等予以同情,愿拔除其苦;再能平等同情一切众生,即是菩萨的悲心。佛教认为悲心是每一众生本来具有的,但众生心境狭隘,不能扩大同情成为大悲心。

众生被烦恼所惑,被自私情见所围,不能现起平等悲心。常人以为自己与亲属朋友才有关系,根据佛法的缘起义说,人与人甚至与他道的众生,无始以来都曾有过密切关系。能作如是观,自能同情一切众生,成为平等的悲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在中国传统中说的是男戴观音女戴佛,其实据佛经记载,每个人从先天一生下来就有位菩萨或佛在守护你,佛教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华,对东方文化,及人类文明,有深远的影响。佛法的广大无边,平等圆融,通上彻下是最有用的。它提出的药方是:人人要平心静虑,快乐不在外界,幸福在自我心中,唯有透过静思熟虑,少欲知足,舍己为人,自己才能快乐,一切苦恼才会熄灭。

过去经商的、赶考的等等都是男子,常年出门在外,最要紧的是平安。观音可保平安,同时人们也希望在其保护下,生活顺利、事业顺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玉文化中的观音是经过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提炼以佛教中的观音大士与道教中的王母娘娘和融合所形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女身形态。 佛也就是弥勒佛——未来之佛,能带给人们福气、祥和之气,以祈盼美好的明天。

男人多戴观音,是让男人少一些残忍和暴力,多一些象观音一样的慈悲与柔和,自然就得观音保佑平安如意。

女士多戴弥勒,是让女人少一些嫉妒和小心眼,少说点是非,多一些宽容,要象弥勒菩萨一样肚量广大,自然得菩萨保佑快乐自在。

总的来说,男戴观音女戴佛也就是男女互补的意思,男人可以吸取一些女性的优点来弥补男性的缺点,而女性则可以吸取男性的一些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中国传统中说的是男戴观音女戴佛,其实据佛经记载,每个人从先天一生下来就有位菩萨或佛在守护你,佛教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华,对东方文化,及人类文明,有深远的影响。佛法的广大无边,平等圆融,通上彻下是最有用的。它提出的药方是:人人要平心静虑,快乐不在外界,幸福在自我心中,唯有透过静思熟虑,少欲知足,舍己为人,自己才能快乐,一切苦恼才会熄灭。

过去经商的、赶考的等等都是男子,常年出门在外,最要紧的是平安。观音可保平安,同时人们也希望在其保护下,生活顺利、事业顺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玉文化中的观音是经过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提炼以佛教中的观音大士与道教中的王母娘娘和融合所形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女身形态。 佛也就是弥勒佛——未来之佛,能带给人们福气、祥和之气,以祈盼美好的明天。

男人多戴观音,是让男人少一些残忍和暴力,多一些象观音一样的慈悲与柔和,自然就得观音保佑平安如意。

女士多戴弥勒,是让女人少一些嫉妒和小心眼,少说点是非,多一些宽容,要象弥勒菩萨一样肚量广大,自然得菩萨保佑快乐自在。

总的来说,男戴观音女戴佛也就是男女互补的意思,男人可以吸取一些女性的优点来弥补男性的缺点,而女性则可以吸取男性的一些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2-22
这是民俗附着在佛家上的,经典上没有这样的说法,弥勒佛其实不是佛,在佛经上弥勒是菩萨。在任何寺院弥勒像都写着弥勒菩萨。而观音菩萨在经典上说,久远劫已经成佛。号为正法明如来。为了渡化众生示现为菩萨。   弥勒菩萨成佛在经典上是说要在下一个小劫才成佛。古代经常有一些利益宗教的团体打着弥勒菩萨成佛的旗号收买人心,所以才有弥勒佛之说。一贯道是大陆取缔的反动组织,他们就称弥勒菩萨为弥勒佛。现在一贯道在台湾还有。 说了那么多,其实表达一个意思,就是如何带都可以,佛菩萨不会气烦恼的。这都是世俗人的分别执著心。 中国观念是阴阳互补,佛教是圆融的,有容乃大。所以融入了民俗思想。 【弥勒】 (佛名)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为补处之菩萨。光佛入灭,生于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注维摩经一曰:“什曰:弥勒,菩萨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罗门子。”法华嘉祥疏二曰:“弥勒,此云慈氏也。过去值弥勒佛发愿名弥勒也。出一切智光仙人经,弥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慈氏佛说慈心三昧经,故曰慈也。华严经云: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天台净名疏五曰:“言弥勒者,有云从姓立名,今谓非姓,恐是名也。何者?弥勒,此翻慈氏。过去为王名昙摩流支,慈育国人,国人称为慈氏。自尔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云无胜。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亲见正文,未可定执。”俱舍光记十八曰:“梅怛,此云慈。俪药,此云氏。菩萨于慈姓中生,从姓立名,故名慈氏。旧云弥勒,讹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弥勒或云梅低黎,并讹也。”慧苑音义下曰:“弥勒,具昧怛[口*履]曳,此翻为慈氏也。”慧琳音义十四曰:“弥帝隶,古云弥勒,皆讹略不正也,正音云每怛哩。”西域记七曰:“梅怛丽耶,唐言慈,即姓也。旧曰弥勒,讹略也。”在密教,胎藏界之弥勒,坐于中台八叶院东北方之莲上,金刚界之弥勒在贤劫十六尊中,坐于东方,羯磨会三十七尊中之西方金刚因菩萨,即为此尊之本誓,大轮金刚者,此尊之教令轮身也。密号曰迅疾金刚。
【正法明如来】观世音菩萨过去成佛的名字。
第3个回答  2012-08-21
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ś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观世音是佛教的大菩萨,主慈悲,故称“大悲观世音菩萨”,无量劫以前,就成佛了,号“正法明如来”,见众生苦难,倒驾慈航,做了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后还会成佛,佛号叫: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
观世音菩萨发誓愿说:“假使有众生,能受持读诵大悲神咒者,若不能往生诸佛清净国土者,我即发誓不成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观音菩萨能成佛而不成佛,为诸大菩萨之首。
第4个回答  2012-08-21
观音菩萨示现等觉菩萨(其实早成佛了)。

根据菩萨破尘沙、无明的不同境界,圆教分52个阶层。

等觉菩萨是最后,最高阶层的菩萨。因为他还有一个问题没弄明白:众生既然本来是佛(本具佛性),怎么会沦落为凡夫呢?

阿罗汉,是没有执著心,叫正觉;菩萨没有分别心,叫正等正觉;佛是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叫无上正等正觉,彻底圆满究竟的觉悟。
相似回答